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08的文章

債券交易原理(How the Bond Market Works)

圖片
Robert Zipf著‧何喻方譯‧寰宇出版公司 1.「債券」(bond)它代表債務,因為債券購買人實際上是把等於面額的資金借給債券發行人。債券上會有「利率」,有些發行時訂有一定的票面利率(Coupon rate);有些債券的利率在存續期間內漲跌不定,這些叫變動利率債券(variable rate bonds)。 2.有些債券會訂有「贖回條款」,即發行機構可以在到期前依預定價格贖回債券,償還本金;債券發行機構利用此一條款保護自己,以免支付過高的借款利息。有些則訂有「賣回條款」,此乃允許債券持有人將債券返還發行機構,要求拿回面額。 3.債券在「初步上市」後,於「次級市場」開始交易時,便承受持續不斷的利率風險;即影響利率的因素,也會影響債券價格;一般認為包括:(1)景氣循環;(2)通貨膨脹;(3)資金流動。 4.「聯邦準備制度」(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the “Fed”),是美國的「中央銀行」,在美國之全國貨幣供給的管理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執行決定利率水準、債券價格、經濟景氣的重要功能。Fed由設於「華盛頓特區」的理事會和全國各大城市十二家區域性聯邦準備銀行組成,受國會監督,必須在政府整體的經濟和金融政策目標中運作,但它的決策不需要總統或其他任何人批准。 5.美國財政部發行的證券到期日在「一年到十年」間者,稱為「中期公債」(Treasury notes);發行期限在「十年以上」的所有財政部債券稱為「長期公債」(Treasury bonds;T-bonds)。 6.「地方公債」(municipal securities)是指州、市、鎮、郡、行政區域、美國準州及其附屬管理單位和機構發行的債務證券;其可提供資金,促進地方建設的成長,並為地方政府創造收入。此類公債視其目的之不同,可分為:(1)公共目的債券;(2)民間活動債券;(3)非政府目的債券。 7.企業發行公司債,其好處是不會稀釋現有股東的權益,發行債券也比向銀行舉債理想,因為取得資金支付的利率通常低於銀行的利率。發行債券乃利用單一、統一的工具,便能向成千上萬的投資人籌集到高額資金。 8.壓低利率對公司債的發行公司來說格外重要,而公司債發行機構的支付能力也必須嚴格審查,其種類: (1)抵押債券(mortgage bonds):乃以發行公司特定有形資產的法律求償權做為擔保(或抵押);如公司

國內債券投資

圖片
范金榮著‧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 1.金融市場劃分為「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前者又包括「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至於「債券市場」可分:公債、金融債券、公司債市場。 2.「政府公債」乃指由中央或各級地方政府為籌集建設資金,支應重大建設,依各級政府公布的「公債發行條例」所發行。其依期限劃分可分為「短期公債」、「中期公債」及「長期公債」。 3.「金融債券」乃由銀行發行,債信僅次於「公債」,銀行取得資金後做為銀行專業放款用途,發行數量比「公債」少,「次級市場」流通的數量也比較少。 4.「公司債」乃公司為籌措、吸收資金作為特定用途,公司能發行公司債,其發行分為「擔保公司債」及「無擔保公司債」。公司發行公司債最大的好處是資金來源穩定,又公司年度有盈餘時,先支付公司債利息費用,再繳交營利事業所得稅,最後才是分配給股東,有減輕稅負作用。另外,「可轉換公司債」不同於「普通公司債」,前者乃依一定條件轉換為發行公司普通股的權利;在轉換前,所有人是公司的債權人;轉換後,就變為股東;這是一種兼有「股票與公司債」特性的混合債券。 5.公司債是投資工具的一種,也具有風險,其風險有:﹝1﹞利率風險;﹝2﹞購買力風險;﹝3﹞流動性風險;﹝4﹞信用風險;﹝5﹞匯兌風險。

談判贏家(Negotiate Your Way to Sucess)

圖片
談判贏家(Negotiate Your Way to Sucess) David D. Seltz / Alfred J. Modica著‧張覺明譯‧亞太圖書出版社出版 1.本書的二位作者都是談判專家,介紹了許多實用有效的談判技巧。 2.成功的企業家、專業人士、政界、學術界的領袖都是精練、有效的談判者;由此可見,「談判」的重要。成為傑出的談判者,要瞭解自我、評估自我,運用自己內在的長處和弱點來做有效談判。談判是「技巧」,也是「藝術」。談判的雙方代表,真正瞭解、同情對方,誠懇的相信達成協議是唯一的解決途徑。 3.談判達成協議的原因和達成的協議是「互惠」的,尋找互惠的解決途徑是談判的主旨,談判前做準備工作,應分析雙方的需求,尋求「互惠」的解決途徑。任何商業談判,或是牽扯到談判的任何關係都是「互惠關係」。 4.談判的最後目的必須是尋得雙方都有利的解決,成功的談判,讓雙方都是贏家。 5.成功談判的最重要部分是「準備」;談判前的各個準備步驟:(1)研究;(2)心理探究;(3)自我評估──務必誠實;(4)規劃自己的策略;(5)練習。 6.「定位」是一種商業技巧,利用此技巧,商業人士可以運用策略選擇適當時機在市場上或公司裡為自己「佔缺」;不管是生意上進展或職業上升遷,「定位」是成功要素;定位有三個主要步驟:(1)觀察;(2)時機;(3)行動。「定位」也要運用在談判前;其目的在使自己穩固談判的有利立場,使自己在市場上或公司裡獲得最好的位置。 7.談判會議的地點和時間屬於談判的細節,也相當重要,談判時間和地點的適當與否,對談判結果有決定性影響。 8.誠心的付出、誠意的投入是任何談判的要素;除非談判雙方能專心傾力以赴,否則毫無談判可言。「誠意付出」是談判之鑰,它也是成功之鑰。 9.談判會議可運用輔助物,自己最初形象的呈現也是輔助物,「端莊有禮」是另一個特佳的輔助物。 10.「攤牌」可以把談判導入更有利的方向,能消除誤解或意見不一,敘出事實或真情,「攤牌」的觀念是一項強而有力的工具,可以導引談判朝向正確的方向。

豪宅交屋計畫與實務

圖片
豪宅交屋計畫與實務 林耿毅編著‧詹氏書局出版 1.「交屋與公設完成」是營造廠的最終任務與使用,交屋也須將「服務」的觀念帶入,營造業必須注意「服務與品質」,爭取客戶的認可,進而永續經營。 2.為此營造業進行交屋,要事先研擬詳盡的交屋計畫,其目的有六:(1)檢討裝修密集期進度;(2)擬定交屋組織架構;(3)研討現場作業管理模式;(4)確立驗屋流程;(5)模擬現地交屋驗屋過程;(6)研討公設移交方式。 3.一般交屋流程為工地施工完成後先行「自主查驗」,經建設公司品管部門「驗收」後,再通知客戶服務部「準備交屋」,藉品管三級查驗,保障房屋品質,提高客戶滿意度。擬定交屋流程可分「建築」與「機電」兩部分;記錄客戶反應缺點於「交屋驗收表」中,並請客戶簽認。 4.「公設移交完成」是營造廠履行合約的一部分,完成後才進入正式的「保固期」;所以,如何以一種容易讓管委會了解公共設施的方式,讓他們了解設施的使用方法與功能,不但對於設施的維護有幫助,更能消除他們心中對於公共設施是否已經完成測試無誤的疑慮。另外,因設施的使用與維護責任,都是由「物業管理公司」負責,營造廠應積極教導其人員對於照明控制、門禁管制、監控設備、消防灑水、發電機、水箱清潔等項目的熟悉度,讓管委會與住戶放心。 5.本書不僅可供「營造公司」參考,「建設公司」及「購屋消費者」均可閱讀。

金融百科

圖片
金融百科 鄭西園編著‧時報文化公司 1.       做為一位現代人深受「金融環境」的影響,就以此次「金融海嘯」來看,不難發現;因而每個人均應加強金融知識。 2.       本書作者共分十二篇介紹相關的專有名詞,這十二篇為:﹝ 1 ﹞法令制度篇;﹝ 2 ﹞金融環境篇;﹝ 3 ﹞金融機構篇;﹝ 4 ﹞銀行篇;﹝ 5 ﹞授信篇;﹝ 6 ﹞信託篇;﹝ 7 ﹞債券篇;﹝ 8 ﹞外匯篇;﹝ 9 ﹞證券篇;﹝ 10 ﹞貨幣市場篇;﹝ 11 ﹞投資銀行篇;﹝ 12 ﹞金融週邊篇。 3.       就以法令制度篇,即有一制度甚為重要,此為「存款保險制度」,此制度是集合金融機構共同的力量,以穩定金融秩序並保障存款人利益的一種「政策性保險制度」。我國係於民國 74 年元月公布《存款保險條例》。 4.       再以金融環境篇而言,提到「利率自由化」、「金錢遊戲」﹝ Money Game ﹞、「金融證券化」﹝ Securitization ﹞、「景氣循環」﹝ Business Cycle ﹞ … 等。所謂「金融證券化」其乃指一些信用優良的企業,紛紛在貨幣市場上以發行票券的方式來獲得資金,摒棄傳統上向銀行借款的方式,這種國際上借貸關係的轉變,即為一般所稱的「金融證券化」。 5.       又以金融機構篇而言,提到「聯合徵信中心」、「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亞洲開發銀行」﹝ Asian Development Bank , ADB ﹞、「國際貨幣基金」﹝ 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國際清算銀行」﹝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 BIS ﹞。前述的「國際貨幣基金」是國際貨幣關係的最高準則和機構,各會員國藉此進行合作,對國際貨幣的安定、國際貿易的擴張及經濟發展等,具有莫大貢獻。 6.       更以銀行篇,其中提到「銀行風險管理」 … 等,銀行的風險管理乃指在兼顧獲利性的原則下,作好資產、負債、淨值及其他相關的管理,以確保銀行經營的安全,並保障存戶及股東之權益。 7.       進而「授信篇」,其中提及許多重要名詞,如「基本放款利率」﹝ Prime Rate ﹞、「徵信調查」、「信用評等」﹝ Credit Rating ﹞、「聯合貸款」﹝ Syndicated Loan ﹞、「專業融資」﹝ Pro

一本讀懂世界三大宗教

圖片
「探索歷史之謎」會編著‧桑田草譯‧商周出版 1.本書介紹「佛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佛教人口約四億人、基督教約二十億人、伊斯蘭教約十二億人。 2.伊斯蘭教可分為兩大勢力,即「遜尼派」和「什葉派」,所有穆斯林當中,「遜尼派」占九成,其餘的一成是「什葉派」。 3.釋迦牟尼佛於35歲「悟得正道」,於80歲入滅。 4.耶穌於西元28年遇見約翰,並由約為耶穌施行洗禮;受洗之後,耶穌進入荒野,進行四十晝夜的絕食修煉,結束絕食修煉後開始傳道。耶穌在宣講「登山寶訓」後,挑選了西門(後稱彼得)與約翰等十二位使徒,讓他們負起傳播福音的重責大任。 5.釋迦牟尼佛入滅後,弟子研究教義,衍生不用的解釋,有「上座部佛教」(南傳佛教)和「大乘佛教」(北傳佛教)兩大支派。除了上述兩大支派外,還有以「大日如來」為依歸的「密宗」,密宗將大日如來的傳法內容編為「大日經」和「金剛頂經」。 6.聖經可分為「舊約」和「新約」兩大部分,「舊約聖經」內容包含亞和夏娃、巴別塔、諾亞方舟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聖經故事,是由《律法書》(又稱《摩西五經》)、《歷史書》、《詩歌》和《先知書》等,共三十九卷所組成。至於《新約聖經》是由記錄耶穌生平與言論的《福音書》、記載使徒活動的《使徒行傳》、保羅等使徒所寫的《使徒書信》,因為記載了世界末日而名外的《啓示錄》等共二十七卷所組成。 7.《福音書》是《新約聖經》的核心,由「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等四部分所組成,四福音是耶穌生前言行的「傳記」。 8.《古蘭經》其阿拉語的原意是「應當誦讀之物」,該書非穆罕默德執筆,也是在穆罕默德離世後才成書的,其內容記載穆罕默德曾說過的話,他是透過天使吉卜利里所領受的神的啓示,這樣的途徑所完成的神的話語。

這就是自信﹝60 TIPS FOR SELF-ESTEEM﹞

圖片
LYNDA FIELD著‧張碧君譯‧海鴿文化公司出版 1.本書作者強調自信心、自尊心與自我價值的提升,並提出60個方法,讓讀者參考。 2.要對自己說正面、積極的話,藉此可增加自尊心;提升自己的形象,藉以創造自信心。 3.為保護自己正面的感覺和自信心,應遠離愛發牢騷的人。 4.訓練我們自己的「心靈」,讓我們的心靈相信正面的自我評價。為自己找出些「時間」,照料自己,這樣也可以提升自我價值和自信心。又人是「心靈、身體和精神」的結合,我們要整理思緒,並讓「心靈、身體和精神」處於平衡狀態,才能讓自己有高度的自信心。 5.養成「微笑」的習慣,它可以幫助我們看身外的世界,也可以改變低鬱的心情,提高自信心,記得「稱讚」別人,適宜的稱讚,可讓人增加自信心,我們自己也是。 6.尋找已成功的人,並向他們學習,成功會招來成功,自己與成功的人在一起,可使自己獲得啟發,並進而創造自己的成功。 7.有效地「管理時間」,可讓自己有自信心,其方法:﹝1﹞將事情寫下來並條列;﹝2﹞檢視這些列下來的事情;﹝3﹞把工作列出優先順序;﹝4﹞不要拖延;﹝5﹞對自己不能做或不想做的事說「不」;﹝6﹞藉良好的時間管哩,找出屬於自己的時間,不要利用該時間作更多的工作。 8.一旦有「壓力」,就要予以消除,讓壓力離開;學習「聆聽」,有助於自己與他人溝通,進而也可自己獲得反饋,而且能因而提升自信心。 9.一旦自信心,可利用「IDA」予以克服,即「意圖﹝INTENTION﹞→決定﹝DECISION﹞→行動﹝ACTION﹞。 10.學習寬恕,有了「寬恕心」可增加「自信心」;而記恨心則降低自信心。「寬恕」的意思就是讓事情過去。 11.正面的事物會招來正面的事物,期待最好的,便會發生最好的事情,讓我們有最好的期待。 12.「說好話」,能尊重別人的人,也是尊重自己的人,對周遭人說好話,自己會變得較有活力、有自信心。我們的生活是由「心理、身體、情緒和精神活動」所構成,創造力與高自信心,均賴這些活動的均衡。 13.本書確實能有助於讀者提高「自信」,趕快閱讀吧!

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圖片
詠給‧明就仁波切著‧江翰雯/德噶翻譯小組‧橡實文化出版 1.人要獲得安樂必須從「心」出發,有些人執著於「外在物慾的追求」,卻失去了心的自由與安寧。佛法修行的核心,乃在於「心」,我們必須花時間訓練、鍛鍊「心」;而鍛鍊心的方法,唯有「禪修」。 2.修心的目的,主要在徹底轉化我們的心念、思想,進而以「慈、悲」來保護自己,善待眾生。「慈悲」是修行者的最大財富,心存慈悲比較懂得「付出」與「寬容」。 3.「詠給‧明就仁波切」於1976年出生於尼泊爾的「努日」﹝Nubri﹞,他在本書中介紹修持的方法,他認為凡夫生命的本質是痛苦的,最有效的對治方法之一就是「歡笑」;人學會了自我解嘲,就會呈現光明愉悅的特質。 4.佛法非常實用,佛法告訴我們要從事能夠助長平靜、快樂和自信的事,並避免會引發焦慮、絕望和恐懼的行為;佛法修持讓人去認出自己原本具有的潛能,認識自己是完整、善良,且本質上是完好健全的。 5.人一旦執著於小問題,就會把小問題變成大問題。而佛法修持在強調如何讓「心」達到更高層次的「覺性」,佛法中所稱的「心」,可翻為「知者」或「能知者」,所以,「心」主要是認識及省思自身經驗的能力,佛法修持的要訣在於,當念頭、感受和感知分別生起時,我們只是單純地安住在當時純然的「覺性」中,這種溫和的覺性稱為「正念」,而「正念」就是單純地安住在心的清明本質中,只要單純地觀照自心,確實可以改變心的狀態。 6.「正念」的養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要經過不斷地訓練。 7.心的本性即「如來藏」,可稱為「真實本性」、「本然心」;佛陀有時將「本然心」比喻為「虛空」。心的本質是自然平靜,稱為「本然寂靜」,人全然不用力的放鬆狀態,安住在當下的解脫中,就是「本然寂靜」。人一旦認出自身具有的真實本性後,就開始轉變了,生命的品質也跟著改變。 8.人要練習「安住身心」,就應做「無修」﹝non-meditation﹞的練習,即只觀看發生的一切,完全不做任何干預,只對內在探索予以觀察,而不患得患失;即只是「觀看」,並放下對結果的期待。又任何時刻,將注意力安住在往來於心中的一切,這就是「禪修」,以這樣的方式安住,就是體驗「本然心」。人會有穩定的放鬆感、無限的開闊感。 9.單純地安住時所體驗的開闊感,就是「安性」﹝emptiness﹞,即「自心本性」,空性是所有現象的本質;「空性」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一種能讓任何事物顯現、改變或消失

共同基金致富祕招

圖片
陳忠慶著‧金錢出版社出版 1.共同基金發源於歐洲,盛行於美國,現已遍布世界各地。它是募集小額投資人資金,使小錢變成大錢,再把這些錢交給專家去投資,收益歸原有的投資人所有,使資金不斷地累積成長。 2.「封閉型基金」(closed-end Fund)在操作上類似股票;而「開放型基金」(open-end Fund)則由投資人向「基金經理公司」購買「受益憑證」,以單位(unit)計算。 3.共同基金是資金不多,沒有能力分散風險,沒有時間,沒有投資股票專門知識的小額投資人的最佳選擇,最適當的投資工具;具備下列優點:(1)分散投資,分散風險;(2)專家經營,專業管理;(3)流動性大,變現性高;(4)大宗交易,成本降低。 4.基金可分為「成長基金」、「收入基金」和「成長收入並重的基金」。「成長基金」乃注重資本利得,只分配少許的股利。 5.投資人務必注意基金的挑選,第一步驟是去除不合適的基金;第二步驟是挑選好的基金。挑選好的,如:(1)表現最重要;(2)回收期越短越好;(3)現金存底比例各具其意;(4)有進帳的基金表現較好;(5)投資組合越分散,風險越小;(6)手續費以不超過2%為宜;(7)注意基金經理與人爭訟。

海外共同基金﹝OFFSHORE MUTUAL FUNDS﹞

圖片
張燕慧著‧大公證券投資顧問公司出版 1.「共同基金」是一種每個人都能參與投資,共享成果的金融商品。其最早起源於「英國」;而美國在1940年完成《投資公司法》後,才奠定了共同基金日後發展的良好法律基礎。共同基金,更具體言,是一群投資人共同集合資金,組成「基金」,委託專業投資機構代為統籌管理,以集體投資的方式,從事證券、債券、大宗商品、外匯等之投資;所得的利潤及損失由所有投資人共享或分攤。 2.選擇「共同基金」的投資,有下列優點:﹝1﹞涓流成河;﹝2﹞風險分散;﹝3﹞專業分析;﹝4﹞跨國投資;﹝5﹞投資獲利免稅。 3.對共同基金,投資人要明白「開放型基金」和「封閉型基金」的區別;前者是投資人可以憑買入基金的「受益憑證」,要求基金發行機構﹝即基金公司﹞,依照基金目前的淨資產價值,扣減手續費後,買回自己所持有的共同基金﹝即:投資人贖回基金﹞;後者則是除了在基金剛開始發行時,籌募資金期間,投資人可以向發行機構買進外,基金的買進、賣出都在「股票市場」公開進行。 4.「海外共同基金」多由世界知名的基金公司發行,但基金並不在基金經理公司的母國發行,購買「海外共同基金」可分為:﹝1﹞直接申購;﹝2﹞向銀行購買。 5.基金依其投資標的不同,可分為「股票基金」、「認股權證基金」、「債券基金」、「特殊產業、房地產及小型基金」、「貴金屬基金」、「能源基金」等。在前述的各類基金中,以「股票基金」最多、最常見到。至於「認股權證基金」是以股票發行公司的認股權證為投資標的,這是最典型的高風險、高收益基金。又「貨幣基金」是典型的低風險、低報酬的投資工具;主要投資於商業本票、可轉讓定期存單,以及其他短期票券。 6.投資共同基金掌握下述七大準則,可以減少投資失誤的風險:﹝1﹞不要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2﹞分點投資;﹝3﹞洞悉市場景氣;﹝4﹞注意匯率走勢;﹝5﹞慎選基金公司;﹝6﹞掌握基金的退出時機;﹝7﹞了解基金過去歷史。 7.投資人務必遵守「在搞不清楚狀況之前,千萬不要輕易把錢從口袋裡掏出來」的原則。

REITS全球不動產投資信託操作策略

圖片
劉宗聖、盧成德、賴盈良著‧財信出版公司出版 1.REITS的全名是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中文名稱是「不動產投資信託」,它是以「信託方式」集中投資人的資金,進行各類型商業不動產的投資,而其所投資的不動產常為能產生收入、並可定期分配資產。信託後的REITS在證券市場掛牌交易,買賣方式和「股票」相同。 2.REITS的迷人之處乃在於它是「股票」與「債券」的綜合體;一方面擁有債券式的穩定股息報酬,另一方面是像股票般公開掛牌交易,投資人可享受股價上漲的好處。 3.REITS依其發行的類別可分為三大類:「權益型﹝Equity REITS﹞」、「抵押型﹝Mortage REITS﹞」、「混合型」REITS﹝Hybrid REITS﹞。 4.台灣第一宗REITS的商品是「富邦一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其於2005年3月10日在集中市場掛牌交易,其「受益證券」稱為「富邦R1」。 5.REITS的起源,乃源自美國,1960年美國國會立法通過「不動產投資信託法案」,主要是為了讓小額投資人有機會投資金額龐大且有固定收入的不動產。 6.REITS具有下述特性:﹝1﹞資產流動性與變現性;﹝2﹞與股、債相關係數低;﹝3﹞分散投資組合風險;﹝4﹞抗通膨能力強;﹝5﹞專業的經營管理。 7.REITS也具有風險,有10大可能的風險,即:﹝1﹞總體經濟的風險,﹝2﹞政經情勢變動的風險;﹝3﹞代理關係的風險;﹝4﹞產業景氣循環的風險;﹝5﹞過度投資單一不動產類別的風險;﹝6﹞單一國家投資檔數過少的風險;﹝7﹞不動產證券化商品管理機構之管理風險;﹝8﹞不動產遭遇天災人禍之風險;﹝9﹞利率上升的風險;﹝10﹞結構風險。 8.美國截至2007年5月底,依「不動產投資信託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NAREIT﹞,指數包含有153檔REITS。 9.澳洲發展REITS,落後美國10年,即自1971年起,當地稱為Lpts ﹝Listed Property Trust﹞;Lpts已成為全球最成熟的不動產信託產業。 10.亞洲第一個引進REITS的是「日本」,而「新加坡」則是第二個發行REITS的國家,另外:台灣、香港、馬來西亞、南韓、泰國均有REITS。

『消失的微笑』,關懷受虐兒人權公益慈善舞台劇

圖片
國內常出現兒童受疏忽、受虐及未受到應有之權益保障等事件,反映出國人對於兒童權益的重視與維護明顯不足。兒童自我保護能力甚低,這些長期處於家庭暴力的無自救力兒童的生存與發展,是非常值得我們去關心與重視的。 在現行的法律體制之下,有《少年及兒童福利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與《家庭暴力防治法》等法律規範。依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家庭暴力者,謂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之行為。」兒童往往因父母或受其他看護人持續虐待或持續疏於照顧,以至於造成有形無形的傷害,變成受虐兒。 若發現受虐兒時,首先要在24小時內通報主管機關。接著,協助受虐兒童至醫院接受身體檢查與治療、開立驗傷診斷書;請醫院協助採證並提供相關訴訟證據。為避免受虐孩童再次回到施暴之人身邊,可以依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第二章有關民事保護令之規定,向法院聲請民事保護令。 中國人權協會長久以來對各項人權議題都非常關切,其中也包括「兒童人權」,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所以兒童人權更不容忽視!「預防重於治療」,保護受虐兒童免於受虐之苦,在事前的宣導與整體社會意識的提升上,遠比事後的補償有意義的多。每一個兒童都應該在安全、快樂的家庭中長大,不要讓憾事再發生在下一個孩童的身上,是你我的責任,讓我們一起關懷受虐兒童! 「消失的微笑」舞台劇就是希望喚醒國人關注此一問題!

赴東華高爾夫球場打球

圖片
我一直主張「運動」的重要性,我原本就是一位喜歡運動的人,過去較常「登山」、「游泳」、「跑步」,至於「打高爾夫球」則較少。 我自民國74年間因好友林宗賢的指導開始接觸「高爾夫球」,但次數較少,常有人問我常不常打球?以前我回答說「打年球」,即「一年打一次」;最近則說「打月球」,一個月打一次,所以迄今仍未「破百」。盼將來能有機會提升至「一個月打二次」,並努力「破百」。 最近的一次打球,是赴「東華高爾夫球場」,球場相當不錯,球僮的服務也很貼切,值得再次前往!

談判的戰略與戰術

圖片
張天任著‧滄海書局出版 1.       作者認為「談判」乃指利害相關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人或團體,為達成彼此目標,經由對話、傳媒運用,或透過第三者表達各方的立場、條件及可以交易的籌碼,以換得較之衝突、競爭為宜的協議,以滿足各方需求的一連串協商過程。 2.       談判最重要的是「勢」的認識與營造;因為營造形勢在談判進行中,它決定談判各方的強弱、勇怯;所以,談判過程應注重形勢的掌握,在談判時依據敵、我及中間勢力的關係,審時度勢,組織一切可資運用的工具,建立對我有利的形勢,削弱敵人的形勢。 3.       談判應有下列考量:﹝ 1 ﹞取得優勢﹝如:力的優勢、文化優勢、輿論優勢﹞;﹝ 2 ﹞平衡形勢;﹝ 3 ﹞轉變劣勢。 4.       談判應有下述準備:﹝ 1 ﹞塑造和諧﹝如:善意及軟性的言行、派遣具有表徵意義的代表﹞;﹝ 2 ﹞去除不必要的枝節;﹝ 3 ﹞建立共需點;﹝ 4 ﹞區分團隊任務;﹝ 5 ﹞安排斡旋者。 5.       談判旨在化解爭議,改變僵局,所以在行動前必須有計畫、有準備,這些計畫和準備當然一定要環繞著「目標」來作規劃,目標的構想也要具備「可行性」。在進行談判的設計上,要具保持彈性的思維;有彈性才能具有談判的空間。 6.       「談判」是由思想產生行動,復由行動引發思想,有了理論還要有行動,戰略與戰術是指導;又還要知行合一。

心性泉源

圖片
古月編著‧修緣道場發行 1.       修行不能祇注重「外相」,而要從「根本」修,「心」就是根本。「性」是根本源頭。所謂「修行」,「修」是修正自己的心,「行」是行為可為眾生的模範。 2.       修行時,不該計較的不要計較;不該煩惱的,不要煩惱。知修行的妙處,還要去行;如不行,則等於不知。 3.       修行的真假在於「心」,要用真心修行,用真心修道,切勿僅注重外表,注重外在的道。唯有「真心」付出,才知「道味」;靜下心來,「道」其實就在日常周遭,就在我們的心。人要將頭低下,心量打開,才能見「道」。 4.       要發大願心,「自性自渡」到「共渡共了」才是覺行圓滿;修行者主要表現在是否比別人更謙虛、更慈悲、更心量廣大、更能寬恕包容。 5.       人要放棄「我執」,「我執」乃由「無明」而生,它是自我意識的執著,人一旦有了「我執」,就會只考慮到自己,而忽略別人。人消除了「我執」,才可改掉「凡夫心」、「攀緣心」。 6.       踏入修行的路,必須放下「妄心」,保持清淨的心,有了「清淨心」,才有「至誠的心」,才能使自心無執著。人遇瓶頸時,將心平靜下來,用「智慧」看輕它,即可明白這是「過程」,而不是「難關」,修道心要「寬圓」,才能把煩惱化為菩提。人要能「轉念」,「放下」才能幫助自心解脫。 7.       學佛要學習「簡單心」,那是「無心」,就是無是非、無取捨、無造作,清淨不受污染的「本心」。人的煩惱痛苦來自於「執著」,用簡單的心去面對周遭,就是「不執著」就能把心清淨。 8.       「嗔恨」與「嫉妒」會障礙心性光明與慧性的成長,透過「修行」,就是要能反省自己、檢點自己的錯誤,少去責備別人。修行要謹慎自己的心念,且要能「止念」,能止念,才能解脫過去自我執著,而順服於自心的明見、人在塵緣中修行,要能看開、放下,進而藉境煉心,藉凡修聖,「煉透世情」,這就是「修行」。

參加仲裁協會調解人研習會

97年10月8日上午9時20分我已到達中華民國仲裁協會,我主要是前往參加「調解人研習會」,到達會場,見到好友羅懷家、林長勲、蘇錦江......等人。上午由林建中教授授課,下午則由理事長李念祖演講。我之所以參加「調解人研習會」,乃因「調解」有助於糾紛的解決,可以疏減訟源,但調解人一定要懂得調解的技巧,才能有助於糾紛的解決。上課一天下來頗有收穫,但就研習課而言,這就是開端而已!

出席美生會聽于美人演講

圖片
97年10月15日下午6時30分,美生會舉行例會,由蘇一仲會長主持,此次邀請媒體名嘴于美人主講「印度經驗」。 我曾於民國72年間去過印度,聽了她的演講,我覺得有機會我應再去一趟印度旅遊!

出席「醫療人權論壇」

圖片
民國97年10月15日下午,中國人權協會與行政院衛生署嘉南療養院共同承辦「醫療人權論壇」,該論壇主要討論弱勢族群的醫療人權,我於當天出席並致詞,此一活動相當有意義! 中國人權協會長期關心各個領域的人權議題,努力促進與保障每一個人的基本生存權利與尊嚴;同時,也積極彌平臺灣長久以來南北差距和城鄉發展不均所衍生的人權落差,誠如本月上旬我們在國立成功大學所主辦「在地人權之保障與實踐國際研討會」,積極透過對於在地人權的關注,企圖消弭南北長期發展的人權落差狀況。在過去,台灣的醫療人權,尤其是弱勢族群的就醫權益,常為國人及衛生主管機關所忽視,相當值得我們予以關切與爭取,因此很高興此次中國人權協會能在台南共同舉辦這場「醫療人權論壇」。 「世界人權宣言」第二十五條明白宣示:「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其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生活水準,包括糧食、衣著、住所、醫療和其他必要社會服務;在遭受失業、疾病、殘障、寡居、衰老或在其他不可抗力下喪失謀生能力時,有權接受保障。」可見基本的醫療照護與保障,是人人都應該享有的權利,不可因為任何原因而予以忽視或剝奪;尤其相對於其他基本權益,醫療照護往往需要較高成本與門檻,當弱勢族群或個人因經濟因素無法負擔醫療所需費用時,政府必須肩負起確保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權利的責任。 根據9月29日聯合晚報報導,由於經濟不景氣造成嚴重的「醫療人球」問題,此一現象讓我們深感重視;由於醫療成本所形成的門檻,讓許多弱勢族群無力負擔,尤其像是精神疾病等低金額產值醫學領域,讓許多私立院所無力也無興趣開設,造成低產值疾病的醫療資源缺乏,嚴重影響這類疾病患者的就醫權益;為解決此一問題,政府部門應從制度面著手,加強公部門資源的投入,放寬補助鼓勵民間院所設立相關診療軟硬體資源,以謀弱勢族群就醫權益的確保。 本次「醫療人權論壇」能夠順利舉行,做為主辦單位之一的中國人權協會,衷心感謝行政院衛生署南區精神醫療網以及行政院衛生署嘉南療養院的邀請舉辦,感謝國家衛生研究院精神醫學與藥物濫用研究組研究員,同時也是本會海外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羅爾維博士的協助籌辦,感謝與會來賓專家學者的共同參與。希望大家都能在今天得到很豐碩的成果,共同為台灣弱勢族群的就醫權益盡一份心力,也預祝今天的「醫療人權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聽好友金惟純演講

圖片
2008年10月14日中午台北忠誠扶輪社邀請商業周刊發行人金惟純演講,他的講題是「成功的祕密」,他首先提到朗達‧拜恩所編的《祕密》乙書,該書談及「吸引力法則」,我非常認同。 他導到目前台灣的社會現象不如過去美好,乃因一般人欠缺「感恩的心」,台灣如想回復過去的榮景、美妙,勢必大家要努力「感恩」、願「給予」。我衷心期盼電視上的名嘴不要再謾罵了,有錯的政治人物不要再硬拗了,要坦然面對,這才能讓台灣進入「良性循環」! 延伸閱讀: 《祕密》(The Secret) 朗達‧拜恩編、謝明憲譯 2008年10月14日中午台北忠誠扶輪社邀請商業周刊發行人金惟純演講,他的講題是「成功的祕密」,他首先提到朗達‧拜恩所編的《祕密》乙書,該書談及「吸引力法則」,我非常認同。他導到目前台灣的社會現象不如過去美好,乃因一般人欠缺「感恩的心」,台灣如想回復過去的榮景、美妙,勢必大家要努力「感恩」、願「給予」。我衷心期盼電視上的名嘴不要再謾罵了,有錯的政治人物不要再硬拗了,要坦然面對,這才能讓台灣進入「良性循環」!延伸閱讀:

出席民國97年國慶酒會

圖片
民國97年10月10日下午6時,我與內人一同前往「台北賓館」,參加由「外交部」所辦的「國慶酒會」,當天遇見連戰、吳伯雄、章仁香、王如玄、董保城、范光陵、張榮恭......等人,當天氣氛極佳,盼中華民國的社會往後都能呈現此一和諧的氣氛,揮別過去的鬱悶! 民國97年10月10日下午6時,我與內人一同前往「台北賓館」,參加由「外交部」所辦的「國慶酒會」,當天遇見連戰、吳伯雄、章仁香、王如玄、董保城、范光陵、張榮恭......等人,當天氣氛極佳,盼中華民國的社會往後都能呈現此一和諧的氣氛,揮別過去的鬱悶!

生命的禮物

圖片
日野原重明著‧高淑玲譯‧美兆文化公司出版 1.       何謂「幸福」?卡爾‧希爾提﹝ Carl Hilty 1833~1909 ﹞說:「人生的幸福並不在於挫折很少或是完全沒有挫折,反而是在迎戰所有的挫折而得到光彩的勝利」。 2.       「希望」要適時的知足,對現有的物質、現有的事物心存感謝,要懷著「即使只有一半也感到滿足」的節制之心;因此,不管多麼渺小的希望,也能帶給我們「幸福」。人不是活在「願望」之中,而是生活在「希望」之中,因為「幸福」就在那裡。 3.       「健康」不是指恆久不變的狀態,而應該是每個人自行對應而運用自如的心態。雖然「身體」健康,但並非就能輕易擁有健全的「精神」;健全的精神或心靈比健康的身體更重要;亦即「即使身體有缺陷也要心理健康」。 4.       作者提倡「新老人運動」,就是把只有老年人才能做的事、因為老年人才能做的事當作老人的使命,讓老年人親手實現的運動,「健康的長壽」比「臥病在床」的長壽好,但要健康的長壽,必須從年輕就開始累積。 5.       人要能持續保有「工作意識」,人要有任何人都是「人生工作者」的自覺,所謂「工作者」是對活在「當下」一事,付出自己所有一切的人,和「年齡」、「性別」沒有關係。 6.       人生不只是「年輕」有價值,「年老成熟」也有價值。人要有能擁有敢於追求、享受偶發狀況的餘力,想法會像從天而降的幸運一樣的掉下來。這是作者多年來的感受。 7.       醫護人員醫治的對象不是「病」,而是「人」,醫學是以科學為支柱的藝術,藝術就是技巧,也就是要如何接近每個病患,以及如何與他們接觸。醫護人員要有「感性」,最有效的培養感性,就是啜飲自己經歷的痛苦、悲傷。 8.       社會成長的能量,是由男女老幼、所有的人交織而成,因為有各類的事物交錯混合,文化才會成熟才能傳承,如果只沉浸在同類相聚的歡樂中,社會上就不會湧現開拓未來的力量。

世代交替為社會進步推手

圖片
身為國際扶輪新世代會議主委,我應邀於這期的總監月刊發表關於「新世代月」一文,希望能喚起更多人注意「新世代」的發展,為社會培育更多才智之士。 新舊世代的交替、文化的遞嬗、經驗的傳承,成為社會進步的推手,更是點亮文明、邁向高峰的引信。 新世代的成長,是社會應當關注並肩負的責任,而如何營造適當且安全的環境,給予正確的人格價值觀、培養獨立自主的生活技能、顧及其自我發展的多元需求,讓其在未來各個領域有所專精、盡情揮灑,皆是國際扶輪重視的服務項目。因此,身為已有相當社會歷練的扶輪社員,更應率先以青少年楷模之姿,以實際行動進行培育計畫。 由於現今社會資訊傳播工具發達,來自四面八方的消息刺激著人們的感官,許多新世代的青少年無法辨識良莠,從而衍生出不少社會問題。有鑑於此,國際扶輪特將九月份訂為「新世代月」,為30歲以下青少年量身訂做一系列的活動,如新世代會議、殘障青少年服務計畫、青少年領袖獎、青少年交換計畫、新世代交換計畫等。除了能力的培養外,教導青少年人文關懷、尊重生命的態度亦不可或缺,協助其進行有意義的服務計畫,引導其從中領略助人的美好、了解為人的奧密與哲理,積極開創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赴台中為台中市記帳士公會演講

圖片
97年10月8日我搭中午12時的高鐵南下,到台中下車,隨即趨車前往台中市立文化中心,應台中市記帳士公會之邀演講,講題為「財會人員的民刑事法律責任」。 公會劉理事長非常熱心地為我介紹,我即自下午1時30分演講到5時,劉理事長贈送與會者一人一本「記帳士會計人員的法律須知」手冊,而我也贈送與會者一人一本「企業經營法律6堂課」手冊。

赴三峽「大板根」為板橋市地區管委會演講

圖片
97年10月4日上午9時至12時及10月5日上午9時至12時,我應板橋市公所江市長之邀赴三峽「大板根」為板橋市地區兩梯次的管委會演講,講題為「公寓大廈社區爭議解決之模式」,出席非常踴躍,我除了口頭報告,委員們兩場還提出百餘問題,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黃介南律師、溫藝玲律師也一起出席,協助回答問題,我覺得這種活動,對「社區總體營造」很有助益!

迎富貴金佛

圖片
2008年10月4日晚上8時,我與內人、友人一起前往101大樓第91層。由於靈鷲山心道法師赴泰國迎回「富貴金佛」,這尊佛具有「富貴上升,富貴台灣」的意味,盼能對台灣人民增強信心,當天晚上馬英九總統也前往,為此一活動帶來高潮! 2008年10月4日晚上8時,我與內人、友人一起前往101大樓第91層。由於靈鷲山心道法師赴泰國迎回「富貴金佛」,這尊佛具有「富貴上升,富貴台灣」的意味,盼能對台灣人民增強信心,當天晚上馬英九總統也前往,為此一活動帶來高潮!

出席中國人權協會的國際研討會

圖片
2008年10月3日上午搭高鐵赴台南,在台南下車即趨車前往成功大學,出席中國人權協會與成功大學政治系合辦的一場「 在地人權之保障與實踐國際研討會 」,此次研討會非常成功,感謝好友周志杰教授的策劃、執行。 我亦受邀出席研討會,並於會中致詞── 此次中國人權協會能在台南舉辦這麼盛大的國際研討會,本會感到無上的榮幸。在臺灣,長久以來經濟發展造成重北輕南的現象,南北差距和城鄉發展所衍生的人權課題仍未獲改善。現今,即使在我國民主化後,亦同樣出現在人權保障與實踐上。因此,中國人權協會於2006年成立了「南台灣人權論壇」,希望透過對於在地人權的關注,消弭南北長期發展不均的狀況。       台灣這塊土地上現在正處於新舊觀念相互衝擊的文化交流地帶,有許多新興問題的出現與產生。例如:新族群的移入、外籍勞工與外籍配偶在台灣落地生根,但實際上台灣對於這些新族群的移入尚未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與規範,當然對於新族群的保障也未盡周全。既屬於外籍人士,則必定會伴隨著法律及人權等相關問題。這說明了國內的人權不僅是要走向開放、更重要的是要走向國際,與世界接軌。讓人權的宣揚不單只是徒具形式而已,而是能夠更完全地得到實踐。      本會議將匯集產官學各界領袖對人權相關議題及其實踐之建言與看法。藉由國內外著名人權學者之與會及地方首長的蒞臨,促進國內外學界之人權研究上以及產官各界在人權決策與施政上的交流,以匯集意見、發掘問題及雙向溝通,藉以收宣揚人權理念、落實人權作為之效;且藉由一般人權理念的傳遞與交流、在地人權議題的反映及相關實踐的討論,關注區域與全球人權規範與建制的發展,進一步了解新興外籍配偶、外籍移工、弱勢族群權利等涉外人權議題與相關政策。 為此,這次的研討會除了豐富的論文發表外,大會更邀請多位知名的學者與專家蒞臨演講,包含Dr. Jack Donnelly及Mr. Narandran J. Kollapen等二場專題講座(Keynote Speeches)、三場專題論壇以及一場綜合座談,以期完整的透視並剖析在地人權等議題。 本次研討會能夠順利舉行,做為主辦單位之一的中國人權協會衷心感謝外交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法務部的指導,台南市議會、台南市政府、台南縣政府、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以及財團法人黎明文教基金會的共同協辦和與會來賓專家學者的共同參與。希望大家都能在今天得到很豐

印度衝擊

圖片
米拉‧坎達著‧何霖譯‧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公司台灣分公司 1.       印度是個古文明國家,一個奠基於開悟價值觀與民主機制的現代化國家,也是一個興起中的二十一世紀強權;印度有十二億人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她是個開放又充滿朝氣的社會;印度的多元化人口包括:印度教徒、回教徒、錫克教徒、佛教徒、耆那教徒、祆教徒、猶太教徒以及萬物有靈論者。她要在 2020 年之前將一個超過 10 億人口的開發中國家,轉型成已開發國家及全球領導者。印度擁有開放的社會與動態的經濟,承諾以具含括性與永續的方式創造財富,印度正打造另一個令人信服的典範。 2.       印度與中國加起來有 24 億人口,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成長第二快的經濟體;他們將二十一世紀視為「亞洲人的世紀」。印度是個年輕國家,沒有勞力短缺與缺乏顧客的問題,「製造業」正蓬勃發展,而「零售消費」也在加溫,這個國家充滿樂觀進取的精神。 3.       印度已變成有技能廉價勞工的主要來源,尤其是在技術與科學領域,印度有一大群說英語又具高度技能的工作者,而薪水祇是歐美國家同級工作者的一小部份而已。 4.       印度的 12 億人和 2000 萬海外印度人,正展開他們的文化與經濟力量,印度文藝復興的證據到處都是,全世界再度對印度時尚、印度音樂,與受到印度啟發的服裝感到興奮。印度也有危機,即工作機會不足、飢餓、嚴重缺水 … 等。印度必須運用新科技,將環境衝擊降至最低,同時將稀少資源做最大運用,以帶給龐大人口迫切需要的福利。又印度也正運用「數位科技」,將健康與教育服務帶給偏遠鄉村地區的窮人。印度正創造財富並同時提倡社會包容與環境永續性,強調提升所有人的教育程度,並制定國家鄉村就業保證法案,提供印度鄉村貧民最起碼的社會安全網。 5.       印度零售業正在發展,印度零售王齊秀爾‧比雅尼所創辦的「傻瓜零售公司」﹝ Pantaloon Retail Ltd. ﹞是印度最大的零售商。「購物中心」提供一種方式,讓富裕的印度人與有抱負的中產階級,體驗一種奢華的購物環境,免於典型印度街道令人不舒服的煩擾。 6.       「行動通訊」在印度的擴充,也推動個人電腦的成長,隨著價格下滑,筆記型電腦的銷售也開始起飛。印度每年電腦銷售量預期將從 2006 年的 5 百萬台,提高 2010 年的 2 千萬台,印度市場就是大到令人無法不去理會。

失落的致富經典

圖片
華勒思‧華特斯著‧許耀仁、王莉莉譯‧方智公司出版 1.       本書講求實用,讀者要完全相信本書的內容,並由身體力行,願意做到前述兩點,就一定能夠致富。 2.       一個人沒有足夠的金錢,就無法將才能或靈性發展至最高層次,這是因為人必須要有許多物品供其運用,才能展現靈性並發展才能;而現今社會,人一定要擁有金錢才能取得所需的物品;因此「致富」這門學問就是人類一切進步的基礎。 3.       真正的人生,指的是人透過其身靈、心智與靈魂而呈現的完整樣貌,人生存的動力有三種:﹝ 1 ﹞為了追求身體的成長而活;﹝ 2 ﹞為了追求心智的成長而活;﹝ 3 ﹞為了追求靈性的成長而活。 4.       致富其實是依照某特定方式行事的結果,「環境」並不是能否致富的主要因素。所以,只要以必定會帶來成功的特定方式行事,就必定可以致富。一個人願依照特定的方式去行動與思考,那麼他甚至可以隨心所欲地運用那「無形的資源」。 5.       唯有透過思想的力量,才能讓那無形的存在體產生出有形的財富。也就是:﹝ 1 ﹞世上有一種「智慧體」存在著,而萬物都是由此存在體所造成;﹝ 2 ﹞這「智慧體」的任一思想,都會造就出那思想所描繪之物;﹝ 3 ﹞人可以在其思想中塑造各種事物,而當人將其思想銘刻到無形「智慧體」上時,將可導致所想事物的創造。 6.       人唯有了解真相,才能避免誤信表相,所以人要思考,如果擁有這樣力量的人就成為「心念大師」,它將可以克服宿命,並擁有想要的一切。所存在體之中的任何思想都會形成實體,而且人可以將其思想傳送給那存在體,讓他的思想也能因此成真。 7.       對於財富的渴望,事實上就因生命本身在追求更偉大的展現機會而形成;每一種渴望,都是某種生命潛力希望能有表現的機會所造成。 8.       生命是各種機能的展現,而一個人只有在能完全發揮其「生理、心理、靈性」的各種機能時,才算是真的活著。要讓自己達到完整,除了致富之外別無他法;因此,將「致富」視為優先目標不但正確,而且值得讚許。 9.       如果要透過那個特定的方式致富,就必須完全跳脫「競爭性的思維」;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看得見的供給上,而要將注意力集中在那「無形智慧體」中蘊含的無限財富,而且要深信你接受與使用財富的速度越快,它們來到的速度就越快。 10.   如果你能完全相信自己對於擁有財富的渴望

四倍數

圖片
─資源使用減半,人民福祉加倍 Ernst Ulrich von Weizsacker 等著‧吳信如譯‧聯經出版公司 1.       本書作者在替「經濟成長」、「國民福祉」與「資源利用」的衝突解套,藉此更可進一部恢復全球體系的平衡。如果,每個人每年能夠使三者間的衝突降低 5% ,即每年將資源生產力提高 5% ,我們就能夠使地球生態系統再度穩定下來。 2.       「四倍數」的主要目標,是將目前的資源生產力提高數倍,使國民福祉加倍,而資源的使用減半,這是一個新款、簡易且令人振奮的概念。 3.       「四倍數革命」不是只針對某個核心產業,它必須靠全體經濟社會一起響應,又要使全體經濟達到「四倍數」的目標,個人的行為模式也必須徹底改變,我們必須重塑「非物質」的福祉概念,且工業界必須放棄過度生產與過度供電的生產方式,轉向重視「顧客需求」的精緻產業哲學。 4.       七個支持「效率革命」的重要原因:﹝ 1 ﹞提升生活品質,﹝ 2 ﹞減少污染及浪費,﹝ 3 ﹞獲取營利,﹝ 4 ﹞運用市場力量,結合經濟體系,﹝ 5 ﹞數倍提升資本效率─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有利,﹝ 6 ﹞國際安全保障,﹝ 7 ﹞工作機會與經濟公平。 5.       1992 年 6 月在「里約」召開的地球高峰會議﹝即「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此次會議簽了兩項重要的「國際性公約」─「氣候保護公約」及「物種保護公約」;保護全球的氣候以及物種的多樣性。 6.       生態永續性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的概念,並不是在「里約」才首次被提出,「永續性」是人類文明中的一個古老原則。人類必須遵行永續性的自然法則,並把這個法則內化成人類文明的一部份。 7.       目前地球已有堆積如山的環境問題等待人類去解決,除了「材料浪費」之外,還有「水源與空氣污染」、「優養化現象」、「海洋魚類資源的濫捕」 … 等。 8.       鼓吹符合永續性發展的生活方式,這就是我們應該重新追求的「非物質化福祉」。

世界最偉大的智慧

圖片
世界最偉大的智慧 Lawrence Peter原著‧李津編譯‧德威國際文化公司出版 1.「磨茹定律」是公司對待初出茅蘆的一種非常適用的管理方法,初學者被置於陰暗的角落,澆上一頭污物,任其自生自滅。無論多麼優秀的人才,初次工作都只能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磨茹」對成長的年輕人來說,就像蠶繭,是「羽化」前必須經歷的一步。 2.「奧卡姆剃刀」,西元十四紀有一位出生於英國「奧卡姆」的人,叫「威廉」,人稱「奧卡姆的威廉」,他主張「唯名論」,只承認確實存在的東西,至於那些空洞無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應當被無情地「剃除」。人類已進入一不堪負荷的時代,人類的組織不斷膨脹、制度越來越繁瑣,文件越來越多,效率越來越差。 3.有一故事出於《新約‧馬太福音》,它的寓意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首次將「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現象,歸納為「馬太效應」。富人享有更多資源─金錢、榮譽以及地位,窮人卻變得一無所有。關於馬太效應的因果分析中,有七條較見代表性:﹝1﹞規模效應,﹝2﹞齒輪效應,﹝3﹞領先效應,﹝4﹞資源優勢,﹝5﹞聚集效應,﹝6﹞鎖定效應,﹝7﹞光環效應。 4.「鯰魚效應」的道理很簡單,就是人們透過引入外界的競爭者來激發內部的活力。一個組織中需要有幾條「鯰魚」,「鯰魚」本身未必有多大的能量,但它可以為整個組織帶來能量釋放的連鎖反應。 5.在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如果我們已獲得了關於這個人某方面的有利資訊,就很容易認這個人的其他方面也不錯,從而對這個人形成良好的整體印象;就像「月暈」一樣,從一個中心點逐漸向外擴散成越來越大的圓圈,此即「月暈效應」,又稱「暈輪效應」。一般來說,外貌的魅力很容易導致「月暈效應」。 6.「羊群效應」,即人們都有一種「從眾心理」,由於「從眾心理」而產生的盲從現象。「從眾」就是指由於群體的領導或施加的壓力,從而使個人的行為朝著與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這也是「隨波逐流」。 7.不論在政治、軍事還是商業領域中,如果不注意防微杜漸、堵塞漏洞,就可能產生「一倒百倒」的「多米諾效應」。傳教士多米諾為了讓更多的人玩上高雅的骨牌遊戲,製作了大量的骨牌,骨牌遊戲成了歐洲人的高雅運動,這種運動稱為「多米諾」。 8.「蝴蝶效應」乃指一隻亞馬遜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而扇動幾下翅膀,兩週後,可能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捲風。這是因引起「連鎖效應」,最終導致天

於「全國視障國、台語演講比賽」致詞

圖片
台北南華扶輪社、台北市私立盲人有聲圖書館共同於2008年9月27日下午1時30分,假台北市啟明學校舉行「全國視障國、台語演講比賽」,該活動同時由大樹下廣播電台、台北市立啟明學校及中國人權協會協辦,我以中國人權協會理事長身分出席活動,並受邀致詞。 我非常高興能協辦「全國視障國、台語演講比賽」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我們中國人權協會長久以來,對於各個領域的各項人權議題都非常關切,我們每年所做的人權指標調查涵蓋「司法」、「政治」、「勞動」、「經濟」、「環境」、「文教」、「兒童」、「婦女」、「老人」、「原住民」更有「身心障礙者」的人權調查;所以我們對弱勢團體是一直持續的在關懷與支持。 視障者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有許多不便之處,他們的生活比起一般人更加地艱辛。看到許多視障的朋友來參與演講比賽,更加體認到努力不懈的真正意義。他們永不放棄的熱心學習與努力奮鬥,都值得我們鼓勵並加以效法。在與視障朋友溝通時,更需要多一點耐心和多一點的照顧,希望大家都能給視障者關懷與幫助,讓他們走出黑暗。我們的舉手之勞將帶給視障朋友們更多的溫暖與安心。讓我們一起成為視障者的眼睛,引領視障者幸福前行,有了你我的幫助,視障者的生活將更加方便!在此祝福視障者擁有與一般人相同的幸福生活,生活更為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