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必須發菩提心!(刊於中華道宗季刊第22期)


一、妙法蓮華經的啟發


  談到在佛法中的修行,接觸一些佛經,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祖壇經》…等。而其中感觸甚深者為《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共七卷,分二十八品、六萬餘言;而其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及「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是大眾所熟悉者。


  《妙法蓮華經》有「諸經中王」之稱,乃因其最大深大、最為其上,最為照明、最為其尊。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秘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也都於《妙法蓮華經》中宣示解說。


  釋迦牟尼佛在《妙法蓮華經》中,對為求「聲聞」(註1)者說應「四諦法」(註2),度眾生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註3)者說應「十二因緣法」(註4);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註5),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一切種智。所以,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正如於「藥草喻品第五」中,以「小藥草」、「中藥草」、「上藥草」、「小樹」及「大樹」為譬喻,更於「化城喻品第七」中,如來是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而為說「三乘」(註6)引導眾生,但以「大乘」而度脫之。


二、修行貴在「行」


  如上所述,人想成佛,必須袪除「無明」,回歸自性,亦即要「學道」、「行道」、「成道」及「了道」。


  所以成佛之道的修行貴在「行」,佛法是信、願、行、證的過程。在「行」之前,一定要能「信」並發「願」,且力行;而行即須具備慈悲喜捨的心,並且把握「戒、定、慧」的修持方法。  


  首先以「戒」而言,這是透過「持戒」,讓自己不會造業、招業。「戒」是為自己的「身、口、意」劃出紅線,使自己的「身、口、意」斷惡修善,三業清淨,眾善奉行,諸惡莫為。一旦有了戒,進而「知止」,知止才能「定」,有定之後才能定慧等持;否則,人缺定力,則修道難成。


三、修行須發菩提心


  省庵大師對於「發菩提心」談得澈底,他於《勸發菩提心文》中提到,菩提心,即是「道心」,「菩提」譯為「覺」,菩提心即自覺覺他之心,依最上乘,發菩提心,菩提心者,從大悲起,菩薩修行;所以勸發菩提心,也是在勸發起信三心(一者「直心」,二者「深心」,三者「大悲心」),令趣無上菩提。


  諸佛菩薩修行皆發如大願,如:阿隬陀佛四十八願、普賢十大願…等,這皆證明,如想在修行方面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利益眾生」出發,發出悲心願力,並且力行,才有可能。


四、結語


  無極天元宮在住持帶領眾生努力修行,提醒信眾須研讀《白陽真詮》,《白陽真詮》中所謂「…佛在心田中道運行,是在心中各有弗性,心平氣和育納群生,心立中道不偏運作,是為中庸之道如行…」,也是透過修行,發菩提心,以道為宗,替天行;所以大家應把握機緣,讓修行能有所成就!


註1、「聲聞」指聞佛說「四諦法」之聲而悟道的人。


註2、四諦法又名四聖諦,或四真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註3、「辟支佛」乃指「緣覺」或「獨覺」,因觀飛花落葉或十二因緣而開悟證道,


   故名緣覺,又因無師友的教導,全靠自己的覺悟而成道,故又名「獨覺」;


   參見竺摩法師鑑定、 陳義孝 居士編「佛學小辭典」,頁524~525,


   2004年9月2版一刷,方廣文化公司出版。


註4、十二因緣或稱十二緣起,是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十二因緣是「無明」


   、「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


   「老死」等十二支。


註5、六波羅蜜即六度波羅蜜,為布施、忍辱、持戒、精進、襌定、般若智慧。


註6、三乘即聲聞、辟支佛(緣覺)、佛乘。釋迦牟尼佛於《妙法蓮華經》中,


   以「羊車」喻為「聲聞乘」;以「鹿車」喻為「辟支佛乘」;以「牛車」喻


   為佛乘即大乘。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永然說法】拋棄繼承

台灣人權仍須努力

永然地政士事務所以專業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