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翰醫師閱讀《親密搶奪,誰在拿走你的錢?》一書心得分享
文◎李思翰醫師
隨著功利主義的盛行,人情淡薄,社會上重利忘義的事件時有所聞,身為法律小白如我,透過這本書學習到很多關於家人親密關係之間可能發生的財務與金錢的糾葛,而這樣的問題時常因為親人的關係而令人難以啟齒,然而,複雜的問題與害怕尷尬並不能夠當作我們逃避了解的理由,以下為我看完本書後的精簡重點整理:
1. 誰是法定繼承人?
2. 「應繼分」與「特留分」的差異。
3. 遺囑是「要式行為」,需要依照法律要求的方式進行,否則影響其效力,自書遺囑常見NG:
a.沒有親自簽名只有蓋章。
b.沒有註明年月日。
c.增減、塗改沒有另行簽名。
4. 借名登記契約:
a.台灣法院的解讀為「有權處分說」,其效力不及於出名人與借名人以外的第三人,要特別注意。
b.可以透過「預告登記」來保全對於不動產的請求權。
5. 透過「意定監護」避免年邁時遭遇金融剝削。
6. 可以剪斷特留分的最有效工具:保險。
a. 要注意人壽保險需指定受益人,才不計入遺產總額。
b. 避免高齡或重病才規劃,國稅局易運用「實質課稅原則」,認為有規避遺產稅之嫌。
c. 未經金管會核准的外國保險公司,該保險金仍應計入遺產總額課稅。
..............................................

作者:李永然.高愛倫
出版日期:2025/6/4
書號:3H92
定價:460元 網路優惠價:363元
你不是識人不清,只是人心變質從不預告!
你不是守不住錢,只要現在開始建立法律意識!
人性,從來禁不起考驗。
當人與人的關係,從親密走向搶奪,
最痛的,從來不是金錢損失,而是信任瓦解後的滿腹委屈。
為什麼,寫了遺囑,我的錢還是不能隨心分配?
為什麼,沒有貢獻的法定繼承人,可以坐享其成我的錢?
財富傳承,到底要給有血緣的人,還是我最愛的人?
縱向兩代間的遺產贈與,若有偏心,或許情有可原;
橫向手足間的繼承爭奪,暗中角力,才是叫人心碎。
親密關係中,也要立下金錢界線。法律小白、財富小資的我們,要建立法律觀念、保護自己遠離風險。
暖心作家高愛倫 執筆撰寫真人真事
×
專業律師李永然 解析法律應對重點
金錢的背後,看清人性的真相。從特留分爭議到長照責任、從財產分配到離婚賠償,走進23個人生現場,高愛倫用溫暖的心、犀利的筆,寫下親密關係間最難堪的財產搶奪。資深律師李永然再以實用的法律觀念,救援手足間、家庭裡最棘手的金錢戰爭,提供法律上的清晰解答。
│不得不給的特留分,有借無回的動產不動產,如何挽救?
善用遺囑、保險、借名登記契約,才能給得甘願、守住財
│高齡長照折磨、失智受剝削的風險,如何預防?
意定監護契約、預立醫療決定,用自己理想的方式,好好善終
│夫妻情斷,子女監護、扶養費金額,怎麼談判?
約定夫妻財產制,請求剩餘財產差額分配,建立金錢防護
讀懂法律觀念,建立風險意識
在財富傳承與醫療選擇上,主動規劃人生
讓我們在愛裡留下退路,讓所有付出不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