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0的文章

春節期間赴宜蘭旅行

圖片
過去我常利用春節期間出國旅遊,而今年我則選擇在台灣過年。 我於初一、初二、初三前後三天大逛宜蘭縣,初一夜宿宜蘭市,初二則夜宿礁溪。 宜蘭真是一好山好水的地方,有些餐廳也很有特色,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家「野夫炊煙」,我也在礁溪泡了溫泉! 更多照片請見: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cplawyer&book=22

世界宗教博物館新春祈福

圖片
2010年2月23日上午,靈鷲山在台北縣「世界宗教博物館」由住持心道法師主持「2010年新春祈福活動」,邀請各宗教界出席為台灣及全球祈禱祝願。 趙守博、蔡家福副縣長、張平沼理事長、葉金鳳前部長及我......等人均出席,活動莊嚴隆重,大家共同祝願全球平安、和平,台灣也能安定、發展。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圖片
釋演培講述‧演培法師全集出版委員會出版發行 1.過去曾多次參加寺院所舉辦的慈悲三昧水懺法會,因而有機會誦「三昧水懺」的懺文。 2.三昧水懺的懺文非常的美,而且意義深遠,但對於懺文內有些專有名詞、典故,並不能理解,有機會獲得了這本「慈悲三昧水懺講記」乙書,經閱讀後,豁然開朗。 3.因而特將本書予以推介。

聲望管理18鐵律

圖片
Ronald J. Alsop著‧張華芸譯‧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1.身處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企業顧好「聲望」顯得更加重要,是企業少數可以倚賴的安全網。 2.對於「聲望」,要明白如何定義聲望、衡量聲望及管理聲望。「管理聲望」是一門藝術,但還是有值得奉行的原則,本書提出有18個鐵律。 3.每個人、每家公司、每個組織的聲望都來自外界的長期觀感;長期累積聲望的企業得以享受「品牌光環」,在出現危機時,也能獲得大眾信任。 4.政府官員和經濟學家都相信,「聲望」是愈來愈重要的企業資產。財務表現、工作環境、產品和服務品質、領導力及願景,都是構成企業聲望的要素。此外,企業與重要關係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也對企業聲望有關鍵的影響。 5.「信任」是建立聲望的基石,如果企業希望極大化自己的聲望價值,就必須把聲望管理納入企業文化和公司理念,讓員工了解每天的所作所為都會影響企業形象。 6.聲望這種無形資產可以產出「有形利益」,所以名聲好的企業,顧客自然湧入,成為忠實客戶,甚至願意付較高的價錢;又擁有好聲望還能為企業帶來較高的信用評等,更容易取得更多資金。 7.企業聲望還可以提振員工士氣、績效、吸引優秀人才,還可以與管理機關、辯護團體及「社區」維持良好關係。良好的企業聲望對推展產品也有正面作用。 8.聰明的企業平時就會培育聲望,好讓自己陷入逆境時順利過關。 9.企業聲望可以在一瞬間跌落谷底,所以企業必須儘量小心,時時保持警覺,找出可能的威脅,研擬出防衛的方法。 10.「衡量聲望」是管理聲望的第一步。從中了解那些是驅動聲望的因素?自己的優勢和弱點在那裡?有了這些觀察,才能再「加強聲望」,以吸引更多顧客、員工和投資者。 11.在「利益關係人」之間保持完美平衡和加強聲望有關;建立平衡對「聲望管理」非常重要,企業應該知道在不同時間點上的「重要利害關係人」,並對準他們大力行銷。 12.如何同時滿足「股東」、「顧客」、「員工」這些不同利益關係人,這是聲望管理的最大挑戰。每個利害關係人的利益都不一樣,甚至完全對立,重點在於如何在各類利益關係人之間保持平衡,創造出有利的整體聲望。首先必須精準確認誰是「利害關係人」,然後在不同時候,用不同方法面對所有人。 13.利害關係人包括各種族群,員工、顧客和投資人當然最容易被重視,但社運團體、管理機關、連鎖業者,授權廠商、供應商與新聞媒體也很重要。另外,也必須讓「離職員工」

春節期間出席幾項宗教活動

圖片
宗教活動在台灣既興盛又自由,今年春節期間我於2010年2月18日前往「靈鷲山道場」參加新春團拜活動,由「心道法師」主持。又2月19日前往石碇道元院參加「農曆一月六日之聖事」。再者,更於2月20日上午8時30分到達台北縣萬里天祥寶塔,參加梁皇寶懺法會,聆聽見燈住持法師的開示。 這是我春節期間的宗教活動、心靈之旅!

出席「花栗鼠繪本館」的開幕式

圖片
2010年2月21日上午10時30分,我前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47巷8號的「花栗鼠繪本館」,參加開幕式,該館的負責人林忠正,是我的好友,他能在台北市精華地段開這麼一個「繪本館」,真令我佩服! 他請我出席並致詞,我以自己也開「永然文化公司」的立場,切盼他的經營能成功,這也將是社區的福氣!

做個全方位談判高手

圖片
Samfrits Le Poole著‧西寧譯‧方智出版公司出版 1.本書僅限於商業貿易談判,且著重於談判的實際詳細過程,並避免簡單化。 2.作為一名出色的談判者,須具備下列素質:(1)耐性(作為一名談判者,心胸應坦誠,思緒應敏捷,還要能容許他人);(2)要有創造性和創造力(可以靈活地取捨談判途徑或解決問題的方法);(3)堅韌不拔的精神;(4)聽(聽對方說話時,要認真並積極地領會);(5)要會觀察;(6)要會判斷自己的優勢及利用,發揮這種優勢;(7)把握自我,自我控制;(8)要具有區分「主要問題」和「次要問題」的能力;(9)要謙虛有禮、溫文爾雅、機智老練;(10)要通情達理、明事理、坦誠。 3.「理想的談判者」應當具有敏捷的頭腦、無限的耐性;謙虛有禮而不武斷,能夠欺騙他人而又不被當成是騙子;能使別人相信他而他又不相信別人;能迷惑控制他人而又不被他人迷惑控制。 4.談判的目的是影響、說服對方,使對方屈服,而不是被對方影響和說服。說服對方是要會闡明自己的觀點、立場的合理性及正確性。 5.在談判中,「詢問」是一件關鍵重要的事;又「問」與「聽」是聯絡在一起的,所以要多問多聽。 6.就談判工作而言,紮實的準備至為重要,談判者不僅要充分準備,還要懂得如何準備。 7.互惠性談判,是一種雙邊交易,在談判中雙方均應具互惠精神。又縱使處於優勢,也不要濫用權力。 8.談判工作的準備,可依下列清單所列項目準備:(1)對實情調查了解或回顧過去談判的有關情況;(2)有那些問題;(3)所要達到的目標;(4)可提供的最佳選擇方案;(5)爭論的要點;(6)作那些讓步;(7)有那些適當合理的讓步;(8)優勢與弱點;(9)對方的優勢;(10)戰略和戰術;(11)議事日程;(12)模擬談判。 9.本書對欲談判者,實際操作有助益!

管理風險‧創造生機

圖片
Andrew Holmes著‧李永蕙譯‧梅霖文化公司出版 1.任何人都逃不過風險,事實上風險無處不在,現在的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複雜而且有系統;所以,「風險管理」是所有現代企業必備的一項技能;而且對於能妥善管理風險者,報酬可能非常大。至於未能妥善管理風險或營運不良的企業,可能很快就被淘汰。「安隆」、「世界通訊」和「安達信」等案例,昭示了不良風險管理的危險,以及風險何時被放任在企業雷達偵測不到之處惡化。 2.風險在每一個層次上影響著我們,包括個人、公司、國家和全世界。因此,「風險管理」的能力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的重要技能,不論我們在社會的角色或地位如何。 3.對於風險管理,我們必須 (1)了解風險管理是什麼以及它為什麼重要; (2)了解必須加以管理的風險種類,藉以認識完整的風險樣貌; (3)知道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因為它定義了我們願意和不願意承擔的風險之間的界線; (4)將風險的管理流程形式化; (5)發展一種「風險文化」; (6)從成功和失敗中學習; (7)運用風險工具和模型來支持決策; (8)體認風險管理與創新之間的密切關係,因後者是組織永續的生命元素。 4.風險管理背後的目的並非是要消除風險,它的目的是要讓我們可善於找出並處理那些可能攪亂企業平衡的未來事件。 5.對風險的無知,加上人們無法詮釋與統計和機率有關的基本數字,這些都讓人們不太能了解我們面對的風險,實際上有多重要的意義。 6.風險的分類,作者將之分為(1)金融;(2)策略;(3)計畫與專案;(4)營運;(5)環境;(6)技術;(7)品牌;(8)信譽;(9)人才;(10)個人。這些已涵蓋大部分我們工作與非工作生活中所面臨的風險。 7.提到風險管理,固然要先了解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但也需要有一正式的流程來描述、監督和控制風險。這流程有下列幾個指導原則:(1)流程不可太繁瑣;(2)任何評分機制都必須簡單的;(3)評分機制不應該太精確;(4)風險必須是可管理的,而且要在負責管理者的能力範圍內;(5)主導人和負責人必須就位,才能採取行動。 8.成功管理風險的十個步驟:(1)了解你的風險承擔能力;(2)將流程形式化;(3)確認所有層面的風險並加以分類;(4)主動管理風險;(5)發展風險文化;(6)從錯誤中學習;(7)向自己提出困難的問題;(8)運用已知的方法和工具來支援;(9)在需要之處運用專家的建議;(10)切記平

「喜來登」安東廳的素食有特色

日前我赴位於台北市忠孝東路的「喜來登」,其二樓有一「安東廳」餐廳。 我與友人一起用餐,而我點了「素食」,謹將菜單臚列於后,我覺得相當有特色! 開胃小菜 酪梨蘋果沙拉佐柳橙醬汁 蔬菜清湯 蕃茄百寶盅 自製起士薯泥麵 or 炒野菇(任選) 熱什錦時蔬盤 季節鮮果盤 咖啡 or 茶

跟周恩來學為人處事

圖片
跟周恩來學為人處事 陳冠任編著‧紅旗出版社出版 1.       作者認為周恩來是中國大陸傑出的人際交往藝術大師,他是「政治常青樹」,與他能正確的為人方式、巧妙的處事方法有莫大關係。 2.       為人處事中,必須尊重人。尊重別人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一個基本原則,而且也是班子成員獲得核心領導成員尊重的需要。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做到相互了解、相互支持。 3.       在幾十年的政治生涯中,周恩來把自己擺在「次要地位」,不宣傳自己,   把核心領導突出來,這樣既凝聚全共產黨全中國人民的人心,也有利於個人人際關係的處理;周恩來因此獲得了核心領導的信任,也享有了崇高的威望。 4.       周恩來甘當第二提琴手,對具體工作總是事必躬親、不辭辛勞,一旦需要像毛澤東請示匯報,他從來不擅作主張、越雷池半步。他一生忠於毛澤東是毫無疑問的。 5.       庸俗的上下級關係是政治腐敗、社會腐敗的一種表現;並且「個人崇拜」會給核心領導成員幫倒忙,使核心領導成員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形象不佳。 6.       真誠輔助,勤奮工作,沒有二心,是處理好與核心領導成員關係的重要原則。周恩來一生是勤奮工作的典範。 7.       一個善於為人處事的班子成員,就要善補領導的漏洞,盡量減少因核心領導成員失誤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這既是對全局工作的支持,也是對核心領導的負責、關心。 8.       一個人在為人處事中,不能喪失「自我」,要能成為領導的左臂右膀,在與領導相處中必須堅持「自我」;否則,將成為一位只是領導的奴僕! 9.       領導人必須處理好與下級的關係,要能讓下級充分發揮聰明才智,保證工作目標的順利實現。作為領導人要處理好和下級關係,首先就要做到公正而不謀私。其次在用人時,重視人才,知人善任,任人「唯賢」,而不認人「唯親」,不拉自己的勢力。在涉及自己責任時,嚴於律己,主動承擔責任,而不推卸責任。在處理下級間的矛盾時,一視同仁,秉公辦事,不親此疏彼,才能贏得下級的無限信賴和支持。 10.   領導者尊重、愛護下級,是處理下級關係的重要方法。作為領導者只有關心、愛護下級,處處體察下級,幫助下級進步,才能使下級感到組織上的關懷和溫暖,以飽滿的政治熱情投身到事業中去,貢獻自己的力量。 11.   領導者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平等而不擺架子,是贏得下級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條件,周恩來是一位能

我為金融界朋友演講「兩岸仲裁案例分享」

圖片
  我於 2010 年 2 月 10 日上午赴中華民國銀行公會為金融界朋友演講「兩岸仲裁案例分享」。 共有 90 餘位金融界朋友出席,我特地將台商在中國大陸常見的投資糾紛及運用仲裁解決糾紛的事例進行介紹,台商常見的糾紛,如:中外合資糾紛、中外合作糾紛、買賣價款 … 等。而運用仲裁仍須注意相關的法律規定,方能確保自身權益!

受邀至台北縣社區大廈促進協會演講

圖片
  2010 年 2 月 2 日下午赴台北縣蘆洲為台北縣社區大廈促進協會會員演講,共有 400 餘位會員出席,市長也出席大會。 我的演講引起相當大回應,會員竟然提出了數十個問題,真是有備而來。 問題如下: 1.       住戶飼養的寵物,除了亂叫,排洩物臭味還溢出梯廳,該如何協調、處理?(已嚴重影響同樓層另一戶的安寧及環境衛生) 2.       社區規約明訂車位不得外租非住戶,但經勸導仍未改善,管委會該如何處理 3.       社區共有 124 戶,是否可以不聘任管理服務人員(總幹事)?改由保全人員代理管理服務人員之職務? 4.       社區做公共工程(如衛生下水道接管工程),因為管線經過區分所有權人車位旁,遭車位所有權人反對時,管委會可否強制施工? 5.       管委會有租賃所得,是否要開立收據(或發票),同時是否要每年申報綜合所得稅呢? 6.       B-1~B-2 地下室違規停機車很多年,找不到車主,是否可報警處理、進行移除? 7.       主委與廠商簽訂機械停車位之保養契約後,屆時須付款項,而財委卻不付款,是否有刑責? 8.       主委當選並執行已五個月,前任主委一直不肯交接社區文件,應如何處理? 9.       主任委員及委員開會通過撤換保養單位(保養電梯),但還未簽約,社區住戶是否可以多數人的決議,改變這個議程? 10.   一樓出租後,承租人又當二房東,出租他人,連騎樓也分租三人,請問騎樓遭長期霸佔分租,管委會該如何處理?騎樓地遭損壞,該由誰負責? 11.   房屋氯離子含量標準,是否溯及既往?現行標準為 0. 3 , 87 年以前為 0.6 ;因曾有 87 年前的建物氯含量介於 0.3~0.6 間而敗訴,原因為何?經多次轉手之 76 年建造之房屋,現任屋主已購置 4 年,發現 氯離子含量超標,且經檢驗 2 間公司,卻含量落差頗大(兩間皆有土木技師公會認證),一個為 0.32 8 ,一為 0.8 ,現任屋主有何權益可以主張?再則前手屋主亦非建商,完全無法認同,再追溯到前前屋主,可否併案處理?仲介者的居間責任是什麼?有無連帶責任? 12.   規約是否可規定管理委員之職業,如限制房屋仲介者不得為管理委員(若不得限制,為何可通過備)? 13.   管理委員被罷免或因故辭職未補選,則管委會會議需出席人數過半成會之規定,現計算總人

一生三忌

圖片
  東籬子解註‧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 1.   本書把人生當中應時時忌諱的東西,歸納為三大類﹝ 1 ﹞死要面子﹝死要面子為人生之忌﹞;﹝ 2 ﹞做事單打獨鬥﹝單打獨鬥的做法是很多事情的最大敗因﹞;﹝ 3 ﹞心不設防﹝心存一點防範之心,於人無害,於己有利﹞。 2.   在面子方面,﹝ 1 ﹞先給別人面子,自己才有面子,﹝ 2 ﹞給別人露臉的機會,﹝ 3 ﹞盡量爭取共同贏面子的結果﹝雙贏﹞;﹝ 4 ﹞給別人留面子,一要主動,二要謹慎;﹝ 5 ﹞死要面子活受罪;﹝ 6 ﹞千萬不要揭人短;﹝ 7 ﹞不要逼別人認錯;﹝ 8 ﹞得人饒處且饒人;﹝ 9 ﹞要學會替人擔責,尤其是替團隊、替領導掙面子的本領;﹝ 10 ﹞讚美是最大的尊重;﹝ 11 ﹞有氣不必露在臉上;﹝ 12 ﹞一時之氣要不得﹝逞了一時之快,結果卻適得其反﹞;﹝ 13 ﹞切忌藉污辱小人而表現清高。 3.   在善於借用他人的力量方面,﹝ 1 ﹞尋找貴人;﹝ 2 ﹞做生意更要善於結交貴人;﹝ 3 ﹞貴人只幫助有頭腦、有準備的人;﹝ 4 ﹞善於經營自己的貴人﹝ 5 ﹞依靠貴人的前提是自己要有能力;﹝ 6 ﹞「朋友」是事業發展的動力,是永遠的財富,﹝ 7 ﹞與同事建立私交;﹝ 8 ﹞給朋友建檔、分類;﹝ 9 ﹞和朋友保持經常的聯繫;﹝ 10 ﹞和同事交往要講「信用」;﹝ 11 ﹞「溝通」是有所借力的基礎;﹝ 12 ﹞借用他人的力量,要及時抓住時機; 4.   在「防範之心」方面,﹝ 1 ﹞學會正確處理流言蜚語是人生必修的一課,﹝ 2 ﹞學會把「秘密」藏在心裏,﹝ 3 ﹞防範流言的最好辦法是「沉默」;﹝ 4 ﹞切忌交淺言深;﹝ 5 ﹞學會說話三分以免陷入是非;﹝ 6 ﹞注意身邊的「長舌人」,在這些人面前說話千萬要小心;﹝ 7 ﹞防範極力裝好人的人;﹝ 8 ﹞對於「變色龍」的人物要小心;﹝ 9 ﹞不要得罪小人物;﹝ 10 ﹞防範寡信棄義的人;﹝ 11 ﹞防範把恩人的肩膀當成階梯的人;﹝ 12 ﹞提防自己被當成別人的替罪羔羊;﹝ 13 ﹞防範利益面前沒有是非觀念的人;﹝ 14 ﹞才高要防人妒;﹝ 15 ﹞對上、對下不要結怨;﹝ 16 ﹞能「容人」才能少敵人;﹝ 17 ﹞對挑剔者不能一味退讓。 5.   做人處世盡量不揭人短,以下做法能有助益: ﹝1﹞     必須通曉對方,做到既了解對方的長處,也了解對方的不足; ﹝2﹞

忠誠扶輪社邀王登福演講

圖片
2010年2月9日中午12時30分,台北忠誠扶輪社邀請全國科技研發公司王登福演講。 例會由陳昭鋒會計師主持,Edward介紹Speaker,而我也出席例會。主講人的演講主題是「詩詞與創意如沾有魔法的寶劍」。 他的演講極為風趣,扶輪社社友都覺得獲益良多,他強調「詩詞」的妙用! 另外他也談到「創意」,他因有「創意」,所以,能白手起家!「創意」可以變成「金」!

尋找你自己的人生王道

圖片
  稻盛和夫著‧蔡越先譯‧東方出版社出版 1.       作者認為日本人必須注意如何豐富精神世界;也就是喚回往日美好而高尚的心靈;若全體日本人能重新提升自身品格、品性,日本定能成為高品格國民的國家,這才是日本的再生。 2.       作者極推崇西鄉隆盛的人格,西鄉隆盛的《南洲翁遺訓》他也深愛有加。該遺訓第一則提到「立廟堂為大政,乃行天道,不可些許挾私。秉公平,踏正道,廣選賢人,舉能者執政柄,即天意也」。所以,經營事業者必須盡量消除作為個人的「自我」,必須用更多的時間投入「工作」。 3.       越成功、越偉大,就應越謙恭行事;並且,應率先作出自我犧牲,以做表率; 這才是「無私」的領導者。 4.       公司要發展,也要求賢若渴,作者在其企業的發展有二方案:﹝ 1 ﹞厚待與自己一起創業、同甘共苦的元老們;﹝ 2 ﹞隨著公司發展壯大,從外部尋求優秀人才。 5.       作者認為西鄉隆盛一生的真實寫照是「忍受苦難,飽嘗辛酸,仍不斷努力,迎難而上,力求超越,如此才能堅定自己的志向」。 6.       西鄉隆盛在《南洲翁遺訓》第四則稱「位萬民之上者,慎己,正品行,戒驕奢,勉節儉,勤職務,為人民之楷模。人民若不憐其辛勞,則政令難行。然草創之始,華屋,錦服,美妾,謀財,維新之功業終難成也」。 7.       西鄉隆盛在《南洲翁遺訓》第十九則,稱「自古,君臣皆以己為足者,非治功之世。知己不足,則下言入耳也。己足,人言己非即怒,故閒人君子不助之」。 8.       企業經營者必須「謙虛謹慎」與「堅強領導」則缺一不可。 9.       人人要捨棄過度的慾望,則萬事皆可暢順;然而現實社會中,人都為「慾」所迷,故而家庭也好,社會也罷,總會矛盾百出。「捨慾」、「至誠」、「利他」這才是根治現代社會弊病的良方,也是正確做人的哲學,是真正的道德。 10.   西鄉隆盛在《南洲翁遺訓》第二十一則,稱「道乃天地自然之道,故講學之道,在於敬天愛人,以克己修身為終始也。克己之真義在「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凡人皆以克己成,以縱己敗。 11.   西鄉隆盛在《南洲翁遺訓》第二十二則,稱「克己,臨萬事欲克而不得,故先修身養性而後成也」。 12.   西鄉隆盛在《南洲翁遺訓》第二十六則,稱「愛己為自不善也。修業無果,諸事難成、無心思過,伐功而驕慢生,皆因自愛而起,故不可偏私愛己也」。

超級企業人的活法

圖片
稻盛和夫著‧廖月娟譯‧東方出版社出版 1.作為一個經營者,必須要在知足的情況下保持謙虛的態度。又很多企業家成功之後,不能持續下去,最後失敗了,就是因為他沒有達到對人深層理解。 2.人絕不要做「金錢」的奴隸。 3.人生掌控在自己的手中,透過心靈和思考的升華,命運可以因此而改變。 4.人的本質就是追求人生的「善」與「不朽」,把有價值的財富留給後世。若要改變自己,就該謙卑誠實、客觀地審視自我,並從過去的錯誤中學會如何「自律」。 5.成就是靠每天一點一滴辛苦的工作累積下來,我們必須腳踏實地、點滴累積,這種方式緩慢而且費力。「腳踏實地」才是夢想成真之道。 6.人生成就=能力×努力×態度。 你的「能力」包括健康狀況、才能,還有天性;努力的程度取決於個人是否有強烈的願望。 7.人要培養出以「意志」控制「本能」的能力。一有「私慾」出來的時候,就馬上逮住,並用「智力」去壓制。「才智」是心靈中理性的部分,我們要訓練自己的才智,運用這種自主的注意力,以「才智」為中心。 8.要將企業的經營視為終生志向,就必須豐富自己的心靈、培養良好的品格。 9.只有熱愛自己的工作,並能從中得到無盡樂趣的人才能成功。若要真正成功並獲得偉大的成就,必須先愛上自己的工作。一個人只要專心致志就可以發現生命的真諦,甚至了解宇宙。 10.「在悔悟中生活」指的是經常真誠地反省自己,自問所做之事是否無愧於心,並培養自己「自律」的能力。稻盛和夫在反省自我時,會盡可能的「專注」與「謙卑」。人如果不謙卑,堅持學習,還會失去原有的一切。 11.經營企業的七大原則,而每個詞的英文字首加起來,正是「熱情」(Passion):(1)利潤(Profit);(2)野心(Ambition);(3)真誠(Sincerity);(4)力量(Strength);(5)創新(Innovation);(6)樂觀(Optimism);(7)永不放棄(Never Giving up)。 12.「熱情」是成功和成就的泉源。人的意志力和追求成功的熱情越強,成功的機率就越大。「熱情」是成功之鑰。人不是光為了「自己」而工作,更是為了「群體」;把工作目標從自己身上轉移至他人,慾望就變得單純。 13.企業經營者追求利潤,不可以完全屈服於利,做出為求利潤而不擇手段的事。我們必須端正行為。所有的利潤都應是血汗換來的,再把利潤投入品質改良上,以滿足客戶的要求。 14.企業

參與經濟部投資業務處服務大陸台商案

圖片
2009 年間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基於長久以來服務大陸台商,而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委託「中國生產力中心」的研究案,也找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參與。 李永然、黃介南、盧孟尉、張信陽、陳宜鴻、張宜琪一起參與該案。 當中有演講,回答台商、撰寫法律意見,現已彙整出書,命名為「 98 年度大陸台商經營診斷與投資糾紛案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電話 (02)2389-2111 ,地址:台北市館前路 71 號 8 樓﹞

台北羅馬扶輪社演講

圖片
西元 2010 年二月五號,下午一點半到兩點在世貿聯誼廳受邀進行台北羅馬扶輪社的演講,主題是「消費者對預售屋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修正的應有認識」,現場社友人數相當多,發問也相當踴躍,礙於時間問題,演講約在下午兩點多圓滿結束,感謝台北羅馬扶輪社的社友們的聆聽!! 演講大綱如下: 壹、定型化契約與消費者保護法之關聯性 一、定型化契約依《消費者保護法》第2條第9款之規定,即「定型化契約:指以企業經營者提出之定型化契約條款作為契約內容之全部或一部而訂定之契約。」,同條第7款規定「定型化契約條款:指企業經營者為與不特定多數消費者訂立同類契約之用,所提出預先擬定之契約條款。定型化契約條款不限於書面,其以放映字幕、張貼、牌示、網際網路、或其他方法表示者,亦屬之。」 二、而民國88年4月21日修正《民法債編》時亦增訂《民法》第247條之1「依照當事人一方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條款而訂定之契約,為左列各款之約定,按其情形顯失公平者,該部分約定無效:一、免除或減輕預定契約條款之當事人之責任者。二、加重他方當事人之責任者。三、使他方當事人拋棄權利或限制其行使權利者。四、其他於他方當事人有重大不利益者。」 三、為了保護消費者權益,《消費者保護法》特別規範定型化契約之法律效力,而關於預售屋之買賣契約,即不得不更加注意以下數條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 四、綜上所述,依據上開條文意旨,特定行業使用定型化契約者,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7條規定,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其應記載事項或不得記載事項時,企業經營者即應遵照實行。 貳、98年10月30日內政部公告修正之重點,該修正自99年5月1日起生效 一、應記載事項增訂「契約審閱期」 二、賣方對廣告之義務 三、房地標示及停車位規格 四、房地出售面積及認定標準 五、共有部分項目、總面積及面積分配比例計算 六、房屋面積誤差及其價款找補 七、契約總價 八、付款條件 九、逾期付款之處理方式 十、地下層、屋頂及法定空地之使用方式及權屬 十一、主要建材及其廠牌、規格 十二、開工及取得使用執照期限 十三、驗收 十四、房地所有權移轉登記期限 十五、通知交屋期限 十六、共有部分之點交 十七、保固期限 十八、貸款約定 十九、貸款撥付 二十、房地轉讓條件 二十一、地價稅、房屋稅之分擔比例 二十二、稅費負擔之約定 二十三、賣方之瑕疵擔保責任 二十四、違約之處罰 參、結語

實現免於恐懼的社會,關鍵在「治安」!

台北101驚傳擄人劫車搶錢案,震驚社會。過去經常耳聞搶案的發生地多屬偏遠的郊區,而今連台灣首善之都,又堪稱是台灣觀光指標的台北101大樓,竟接連發生兩起重大社會案件;先是1月份發生韓國大盜偷走上千萬鑽戒,接著又有歹徒光天化日劫名車擄貴婦的案件。不禁令人質疑台灣的治安是否亮起了紅燈? 我國於2009年簽署《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约》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並於去年12月10日正式施行,該兩公約皆在前文部分開宗明義地闡明各國缔约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自由人類享受公民與政治自由無所恐懼不虞匱乏的理想」。可知「免於恐懼的自由」是普世的人權價值,也是每一個民主國家的主政者應提供給全體國民的最基本的保障。 治安乃是一個國家政府必須加以重視的施政首要課題,也是攸關平民百姓日常生活最切身的問題。改善社會治安,讓民眾免於恐懼的陰影也是全民最簡單且基本的期待,在法律保障的範圍內,人人都不應該有任何無謂的恐懼或擔心。惟有做好治安工作,民眾的生命、財產才能獲得最有力的保障。職是之故,如何改善治安敗壞現況,徹底掃除治安死角,讓社會大眾免於生活恐懼之壓力,還給全民一個安全購物的環境,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在馬總統宣示積極落實兩公約精神,推動我國人權與世界接軌同時,基層員警乃至各級公務人員應共同努力,建立一個免於恐懼且安和樂利的社會,才不致使人權保障淪為政治口號。尤其法務部日前才拋出「逐步廢除死刑」的議題,就發生此駭人聽聞的劫車擄人搶案,社會治安環境敗壞至此,又如何期待全民凝聚廢除死刑的共識?毋怪乎多數民意對於廢除死刑抱持著反對的看法。 政府若有意要逐步推動廢除死刑,應深思如何兼顧人權發展與社會安全,並在維護社會治安環境方面多加把勁,否則要凝聚全民廢除死刑的共識,恐怕還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

民事實務法律問題研究

圖片
林大洋著‧世一文化公司出版 1.   本書作者林大洋法官為任職最高法院法官,並兼任成功大學助理教授。除本書外,尚著有「企業法導論」、「民法概要」、「多層次傳銷法律問題之研究」、「票據抗辯與背書問題之探討」。 2.   作者在本書中的「法律的生命」之文,提及法律貴在「實用」,法律人適用法律不能僅侷限於「邏輯三段論」的推演,為機械性的操作。法律的解釋及適用必須靠智慧及經驗,方能實現正義。 3.   作者另在本書中的「法官造法與法理」乙文,提及法律的適用,必須經由涵攝的嚴謹思維過程,方能尋找出最妥適的法律規範。又法的尋找有三個階段:﹝一﹞法律的解釋、﹝二﹞法律漏洞的填補﹝法律內的法的續造﹞、﹝三﹞超越法律的法的續造﹝超越法律計畫之外的法的續造﹞。倘依現行法律依其可能之文義,作最廣義的解釋,仍不能使其涵攝於案例事實時,則法的尋找﹝發現﹞過程已脫離法律解釋的範圍,而進入法律漏洞填補或超越法律的法的續造的層次。前一階段,屬於法律解釋的範疇;後二個階段,則為「法官造法」或「法的續造」之層次。在該文中,作者又提到「成文法」、「習慣法」及「法理」,皆屬民法的法源,而「判例」係法院就具體案例所作的判斷,成為以後判決的先例,性質上應等同「法理」,法官於法律不備,又無習慣可資依循時,依據「法理」裁判,自屬依「法」所作成之判決,應無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的問題。 4.   作者於本書「權利競合論」乙文中提到,現代之立法為求周全,以免掛一漏萬,慎從各種不同角度規律社會事實,故常發生同一事實符合數個規範之要件,致該數個規範皆得以適用的現象,學理上稱之為「規範競合」。民法以「權利」為中心,故民法的競合,皆在討論「權利競合的問題」;又民法的權利競合,有「債權與債權的競合」、「物權與物權的競合」、「債權與物權的競合」。權利競合有「請求權與請求權之競合」,也有「請求權與形成權的競合」。數種權利發生競合時,權利人在訴訟上即有數個法律關係﹝訴訟標的﹞,當事人得在同一訴訟程序中合併提起訴訟,並依其意思決定訴訟的形態及就諸「訴訟標的」,定其審判順位,排列為「預備合併」、「選擇合併」或「競合合併」,以求法院按序,擇一或全部為審判。 5.   本書相當實務,對處理民事訴訟實務極有助益!  

勞資爭議停看聽

圖片
  周志盛著‧汎亞人力公司出版 1.   本書共分三篇,第壹篇、勞資爭議處理實務;該篇又分四大部分,即壹、勞資爭議的涵義與分類;貳、勞資爭議協調之實務分析,參、勞資爭議調解之實務介紹,肆、勞資爭議仲裁之實務介紹。第貳篇、常見勞資爭議問題;該篇又分五大部分,即壹、勞動契約;貳、工資;參、資遣與退休;肆、職業災害補償;伍、其他。第參篇、勞資爭議個案研討,共有六個個案。第肆篇、法規彙編。 2.   本書依《勞資爭議處理法》的規定,將勞資爭議事項的認定分為「權利事項爭議」與「調解事項爭議」。 3.   《勞資爭議處理法》內有規定「調解」的程序,該「調解」分為「自願調解」和「強制調解」;前者係由爭議當事人向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提出「調解申請書」;後者則是由主管機關依職權交付調解,並通知爭議當事人。 4.   經上述調解程序所成立的調解,該「調解方案的內容」自動成為爭議當事人間的契約;而當事人之一方為勞工團體時,則自動成為當事人間的「團體協約」。 5.   《勞資爭議處理法》中所規定的「仲裁」,乃指「調整事項爭議」發生時,由雙方當事人「合意」向縣市政府申請,並選任第三者就該爭議調查之後作成「仲裁判斷」,該「仲裁判斷」對雙方當事人產生拘束力。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接受仲裁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組成「勞資爭議仲裁委員會」,勞資爭議當事人對於勞資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不得聲明不服。該「仲裁書」視為爭議當事人間的契約;當事人的一方如為「勞工團體」時,視為當事人間的「團體協約」。 6.   本書中特地提出六個個案進行研討,分別是: (1) 、歇業爭議; (2) 、資遣爭議; (3) 、調動爭議; (4) 、解僱爭議; (5) 、契約爭議; (6) 、加班爭議。 7.   本書是一本偏重於「實務面」的參考書。從事人資工作者可參考運用!

赴聯合報演講最新勞工權益保護要道

2010年2月3日,下午2點到4點我在聯合報大樓與周昌湘總經理一起演講「最新勞工權益保護」的議題,參加人數相當多,發問也相當踴躍,本活動約在四點多圓滿結束,感謝前來聽講的聽眾們熱烈響應!! 本次演講大綱為: 壹、2009年十大代表性實務案例解析 一、雇主可不可以監看員工的即時通訊內容(MSN)? 二、連鎖超商隨意炒人,還拗資遣費 三、高薪被低報,勞保給付差很大 四、職場達人邱文仁坦承被炒魷魚 五、營收降就裁人 聯強資遣無效 六、假勞工A勞保,職業工會加保暴增 七、強制員工減薪或離職,家樂福判賠83萬 八、盤損扣薪?專櫃小姐槓上公司 九、台積電勞資爭議調解,沒共識 十、企業A錢!離職還吃違約金 貳、如何維護自己權益? 一、對公司內部人事管理規章制度的瞭解 二、認識雇主執行的法律、規章制度依據 三、收集資料確認雇主執行的合法性 四、將事件的重要書面文件留存、能否找到證人 參、如何找到協助管道? 一、政府、公立服務機構 二、專業服務顧問專家 三、專業服務律師 肆、發生勞資爭議,如何申請調解? 一、那些勞資爭議可以申請調解?又應如何申請? 按「勞資爭議」可分為「勞資權利事項的爭議」與「勞資調整事項的爭議」;前者係指勞資雙方當事人基於法令、團體協約、勞動契約的規定所為權利義務的爭議;後者則係指勞資雙方當事人對於勞動條件主張繼續維持或變更的爭議(參見《勞資爭議處理法》第4條)。 勞資爭議一旦發生,不論其係「勞資權利事件的爭議」或「勞資調整事項的爭議」,均可透過「調解」的程序進行。 而申請勞資爭議的調解,應由當事人向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提出「調解申請書」,而該申請書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及住所或居所;如為法人、雇主團體、勞工團體或其他行號時,其名稱及事務所或營業所; (二)有代理人者,其姓名及住所或居所; (三)與爭議事件有關之勞工人數及名冊; (四)爭議的要點; (五)選定調解委員會,其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及住所或居所。 調解程序透過「勞資爭議調解委員會」處理,如果成立時,應由爭議當事人雙方同意在調解方案的調解紀錄上簽名,如當事人之任何一方不同意「調解方案」者,則該調解不成立,又如有下述情形之一者,該調解亦以「不成立」論: (一)經調解委員會主席召集會議「二次」,均不足法定人數者; (二)無法決議作成調解方案者。 二、政府機關如何處理「重大勞

與好友李金濤午餐,用素食

圖片
2010年1月30日中午與好友李金濤一起用素食,這家餐廳是位於民生東路邊上的一家素食餐廳。 老闆是一位女性,很認真,她當天建議我與李金濤菜色,我們用完餐之後,她還推薦年菜。台灣的經營者真努力,令我們欽佩!

當花開的時候

圖片
徐開塵‧駱亭伶著‧天下雜誌公司出版  1. 數位的學習非常重要,施振榮先生在APEC領袖會議中倡議推動ADOC2.0計畫﹝APEC數位機會中心第二階段﹞,希望台灣以在ICT領域的基礎,協助會員具體縮減「數位落差」,進而創造數位機會。  2. 而本書作者集結許多台灣官方與民間企業及非營利組織推動縮減數位落差的不同案例,分享彼此的經驗,希望藉此能吸引更多有心人一同投入此計畫。  3. 作者徐開塵於前言中也提到現代人必須有跨界與無界的全球視野,建立21世紀「整合」與「分享」的新世界觀。又地球村的觀念興起,台灣應該用更積極的行動,加入這波世界新浪潮。ADOC是「APEC數位機會中心」的簡稱,即﹝APEC 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ADOC計畫,不僅能提升台灣與APEC會員國的雙邊關係,同時也能提高台灣在APEC場域的能見度,協助台灣走上國際舞台。所以,以長遠發展來看,ADOC計畫的執行,除了積極協助當地民眾提升通訊技能之外,也爲我國在APEC國際組織中爭取E化外交舞台。  4. 「數位落差」已是社會問題,有賴民間企業和社團組織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整合資源,幫助更多人培養數位技能,成為改善生活的有效工具。  5. 本書是我參加「如意讀書會」民國99年1月份所讀的書,書中數位學習的案例讓人很感動。確實人應「互相幫助、互相珍惜」,「大同世界」才有實現的可能。

死刑存廢的天平

法務部長王清峰日昨明確表示,逐步推動廢除死刑是法務部既定政策,法務部並已成立「逐步廢除死刑政策研究推動小組」,希望在社會凝聚共識並袪除疑慮後,逐步達成廢除死刑的目標。 有關死刑存廢與否的議論由來已久,這個爭論已久的問題近期再度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誠然,死刑制度的存廢是一個重大人權議題,涉及法律、政治、宗教、倫理與世界觀等多元性的論爭,為兩難而嚴肅的問題。死刑起源於應報主義,是以國家公權力剝奪罪犯生命權,使他永久與社會隔離的制度。由於不符合目前多數立憲主義國家憲法所確認「人權先於國家存在」的理念,且違反對於生命權保障的規定,故廢除死刑已是世界潮流所趨。 根據國立中正大學近期所做的調查顯示,高達七成四民眾不贊成廢除死刑,首度出現超過半數的受訪民眾認為應依法執行死刑,可見廢除死刑爭議之大。其主要原因在於我國傳統上認為死刑是遏阻犯罪率上升的有效手段,「治亂世用重典」之觀念已深化人心,一旦聽到要廢除死刑,不禁就聯想到治安敗壞、對受害者不公等一類景象;且一般人聽到廢除死刑的理論,立即的反應就是陳義過高、不切實際,因此各國在推動廢除死刑的立法時,很難得到公眾的支持。由此亦不難想見身為白曉燕案受害者的白冰冰女士,對於廢除死刑的主張反彈之大,甚至「想考法警專斃死刑犯」的言論。 鑒於我國人權法治發展於近年來有顯著地進步,吾人對於法務部逐步推動廢除死刑的政策亦表示肯定與支持;但期盼政府要有周全的配套制度,兼顧被害人人權的保護,考量被害者家屬的心情,尋求適合的替代死刑方案;其次,「生命權」是首要的人權,若此項權利得不到有效保護,則所有其他權利都不再具有意義,所以應該教育全民尊重生命的觀念,任何人的生命都不得被無理的剝奪。 再者,我國人民於犯罪行為採應報主義的觀念仍然盛行,對於廢除死刑,民眾最質疑者為其對社會治安的影響。為解除民眾疑慮,只有使人民生計獲得保障,讓整體經濟環境有所改善才是治本之道。尤其政府若要以廢除死刑,作為實踐兩項人權公約的指標,仍應透過教育,導正民眾應報思想,以逐步凝聚廢除死刑之社會共識。畢竟死刑存廢的天平該往那邊擺,仍應視社會發展、法治觀念是否成熟及民眾的共識與支持而定!

2008台灣人權論壇

圖片
  卓春英主編‧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1.   本書共分六章,包括: ﹝1﹞     2008 台灣司法人權事件評析與立法建議 ﹝2﹞     金融人權導論─金融隱私權之法律保護與限制 ﹝3﹞     政治參與中的女性角色 ﹝4﹞     2008 教育人權報告 ﹝5﹞     文化人權 ﹝6﹞     2008 台灣年度環境人權重大事件報告 2.   本書作者於司法人權的部分,特別提出《法官法》、《速審法》及《國家賠償法》等修法建議,以期補上「司法人權」的漏洞,讓司法程序更尊重人權。作者也期盼如果台灣社會能夠醞釀司法與人權改革的能量,推動《法官法》、《速審法》、修正《國家賠償法》以期「審判獨立」之外,能夠兼顧「人權保障」,或許來年,吾人終能見到台灣司法人權史上最好的一年。 3.   本書作者提到「金融隱私權」﹝ right of financial privacy ﹞,或稱「財務隱私權」﹝ financial privacy ﹞,係指金融資訊的所有人對其信用紀錄或交易訊息所享有的支配權,及金融資訊所有人可以禁止交易相對人任意公開有關其交易資訊,也有權請求交易相對人改正對於產生不利益的不實信用或交易紀錄。 4.   本書作者於書中提到「文化公民權」,此一權利是到 1980 年代以後才開始受到重視,其主要概念即在於公民參與文化生活與發展差異認同的權利。「文化公民權」的日益受到重視,與當代「全球化」的流動﹝資本、勞動力、商品、資訊﹞脫不了干係。「文化公民權」的意義在於公民權的「拓邊」,也就是將參與文化生活也視為落實公民權的基本過程。 5.   本書作者於書中提及「一般環境權」的內涵包括,「環境權」為受到保障的基本人權,應保障人類社會維生環境﹝ life support environment ﹞之可持續性共存﹝ sustainable co-existence ﹞的生態關係與環境倫理,享有安全、舒適、優質及健康環境的權利,拒絕各種污染、劣質危險環境及避免自然景觀受損的權利,瞭解自然生態、環境健康資訊、接受環境教育的權利,參與環境政策之決策、監督與課責﹝ accountability ﹞的權利,維護生態完整之行動參與的權利。

談工作、生活與修行

一、緣起:     筆者與友人在聚餐互動時,有時友人會藉機諮詢法律問題,而有時則因筆者已茹素數年,友人會進而好奇地問:「為何茹素?」,是否為「身體健康」或「宗教」因素?筆者則回答:因為「皈依」、「受戒」。 一旦友人知悉我已皈依佛門,則會與筆者談到「修行」的問題,有一次與前立委趙永清、扶輪社友潘渭祥牙醫也聊到這樣的話題,潘醫師索性還要筆者到「台北忠誠扶輪社」演講「佛法」;筆者為避免社友的各自宗教立場或知見,而以「工作、生活與修行」為題,進行演講。當天我覺得社友應當都有用「心」聽,而且還有良好互動。謹藉本文將當天演講的要點提出來分享。 二、人生分五大部分,且以「修行」為核心:     首先談到每個人的人生問題,依筆者觀察要將之分成五大部分,即「工作」、「娛樂」(健康)、「親情」(家庭)、「信仰」及「理想」。健全的人生必須兼顧這五大部分,而且必須「均衡」,這才是美滿的人生。人若偏倚於某一部分,則造成失衡,那將不是一美滿的人生。 而這五大部分的任一部分均是對人的考驗,人想要能通過考驗,就必須借助「修行」,尤此可見「修行」的重要。     就以「工作」而言,人為何要工作?有人會說: 「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生活就過不下去」,這樣的看法是先將「工作」當成「物質」的來源,想賺「養生送死之資」而已!可是世上相當多的人已賺足了錢,還不擇手段地賺錢,甚至因而暴斃於職場上,其實這是「貪財」的表現,倘若人不透過「修行」,又如何能照見這一「貪慾」作祟呢?!     再以「親情」而言,其實每個人皆有父母,藉此形成一「家庭關係」,有些人的親眷眾多而複雜,有些人則較為單純,這當中形成「親情與財產」關係,每當家中有人往生,被繼承人如無財,則涉及喪葬費誰來分擔的紛爭?!被繼承人如遺有眾多財產,則涉及家人中何人有繼承權?遺產分多分少的爭執,有些人尚且不顧親情,還以犯罪手法隱匿財產,侵吞遺產、偽造「遺囑」,這何嘗不是另一「貪財」的表現。倘若人不透過「修行」,又如何能照見這一「貪慾」的作祟呢?! 三、「修行」是人生的目的:     其次,進一步探討「修行」。世人有些人不信「六道輪廻」,有些人更不信「因果」;如果人一旦明白「六道輪廻」及「因果報應」,必定更明白「修行」的重要,現將二者分述如下: (一)六道輪廻:     古德云:「色相有形,六道輪廻」,而佛法中所講的六道包括「天人、阿修羅、人道、畜生道、地獄道

出席台大校友會理監事會

圖片
2010 年元月 30 日下午 3 時 30 分台北市台大校友會在台北市濟南路台大校友會館舉行理監事會,由理事長陳維昭主持,會議至 4 時 30 分圓滿結束。 緊接著下午 4 時 30 分中華民國台大校友總會也在同一地點舉行理監事會,由孫震理事長主持,在會議中我舉手發言,提出兩點意見,即: 第一點、「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辦的很好,但希望在主題方面能增加「法律領域」,尤其是「預防法學」。 第二點、台大校友雙月刊的內容,能增加「校友會」的相關報導,增加可讀性。 上述建議,頗受認同!

因果輪迴的科學證明

圖片
鍾茂森教授主講‧華藏淨學會出版組整理 1.鍾教授勸人要相信因果輪迴,他提到西方對輪迴研究的成果相當豐富,主要可分為五個領域: (1)對靈魂存在的研究; (2)對能夠記憶前生的人,立案調查研究; (3)用催眠的方法幫助心理病人回憶前世的研究; (4)對於不同維次空間生命的研究; (5)特異功能者對於輪迴的促進研究。 2.人所造的善惡,絕對可以隨著靈魂去投胎,決定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以人一生必須「斷惡修善,廣結善緣」。 3.「五福臨門」的「五福」包括: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終。而最重要的就是「善終」。人如一生造善業,臨終的時候,才能善終。人求富貴,不如求「善終」。 4.宇宙既然是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人如明白此一「真相」,還有什麼好「執著」的!認識宇宙人生真相叫「看破」,人一旦「看破」,就一定要「放下」,這樣「煩惱」才會沒有! 5.人的身體百分之七十是「水」,假如每個人都存著一顆「善心」,一顆「感恩的心」、一顆「愛心」,體內的水結晶一定很美,身體一定健康。人人都能夠常存「善心」、「感恩的心」,地球百分之七十是海洋,這樣地球才真正得到「環保」。 6.人不要跟人家結怨。「心」是主宰,只要內心能放下怨恨不平,生活在「愛」和「感恩」的世界裡,才能解決問題,所以要化解怨恨,必須從「心」開始。 7.人與人之間確實都有「緣分」,要珍惜周圍這些人的緣,能夠互相幫助、彼此關心,將來「緣分」才會愈結愈好,千萬不能結惡緣。 8.鍾教授提到戒「邪淫」可自以下四方面下功夫: (1)學習聖賢,提高志趣; (2)非禮勿視,非禮勿動; (3)修「不淨觀」; (4)「觀空」,美色當前,切莫把它看得實在,它本來就是「空」的! 9.從事行業,要好好的選擇,如果對大家都有好處、有利益,就會好的果報;如對大眾有不良的影響,帶來壞處,將來也得受惡報。 10.古人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正修行的人,不會去看人家的過失。 11.人的病,有些是「業力病」。人不要有「負面情緒」,內心如充滿了「自私」、「瞋恨」、「不平」、「怨天尤人」的情緒,就會引發病。此時必須改變思想,改變對環境,對事物和對同事的態度。進而「淨化靈魂」。 12.「因果」是可以轉化的,關鍵在能夠「覺悟」,念頭一轉,把不良的因斷掉,轉化為「善」的因。 13.《大佛頂首楞嚴經》云:「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

赴中壢為好友陳學聖的競選力挺

民國 99 年元月三十一日上午八時我自家中出發,赴桃園中壢,參加立委候選人陳學聖競選總部成立大會。 陳學聖與我自大學時代相識迄今,他也曾任兩屆立委,表現卓越,他現在參與補選,是國民黨的形象牌。 我竭誠希望他能順利當選,爲我國立法院再添加一位優質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