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法則


Powerful Techniques for Breaking the Blame Habit


威廉‧克瑙斯著 楊睿韜譯 中信出版社出版


1.不必要的抱怨不僅會浪費我們的時間,且會損害我們的人際關係,削弱我們的自信心。


2.抱怨有一系列不愉快的症狀,包括各種各樣的牢騷、責任、挑剔、非難、凌辱、誣蔑、爭吵、吹毛求疵、中傷、斥責、嘲笑、輕視、污蔑、誹謗和自我封閉。


3.人要真正享受生活的樂趣就是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人還要學會處理抱怨,發現自己已經具備和可能具備的潛力,找到自己優秀的一面,進一步完善自己。


4.人必須明瞭陳詞濫調地過分抱怨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5.「委婉」是指使用溫和的語言令我們從嚴酷的現實中解脫出來;「委婉」可以被用來消除「抱怨」。


6.勇敢地承認錯誤,將增加個人的可信度,且提供完善自我的機會。


7.抱怨是一種心理自負的表現,一個自負的人總是知道如何把責任和錯誤推卸到別人的肩上。


8.被「暗示」(Suggestion)、「敏感」(Sensitivity)、「多愁善感」(Sentimentality)都會對移情、社會穩定和友誼的發展起作用,當任何一個因素變得過分時,這種「3S」的模式就會成為一種責任。過分暗示、敏感和多愁善感的人存在著把情形誇大以及感到脆弱的危險。


9.打造親密關係的14種重要因素:(1)喜歡對方;(2)信任對方;(3)同情心;(4)擁有共同的事業;(5)協調的性格;(6)共同的世界觀;(7)照顧、關心和主動的問候;(8)寬容;(9)坦率;(10)真誠;(11)支持;(12)和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13)情感的溝通;(14)明確的說明。


10.有效的「溝通」能夠更好地改善與密友、熟人以及陌生人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有利於減少家庭衝突。


11.改變自己,想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採取切實的行動,成功地改變自己有五個階段:(1)認知(Awareness);(2)行為(Action);(3)融合(Accommodation);(4)接受(Acceptance);(5)實現(Actualization)。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永然說法】拋棄繼承

台灣人權仍須努力

永然地政士事務所以專業為您服務